王檀疾如閃電,突然出現在太原城下,日夜不停地發動猛烈進攻。太原府全民皆兵,凡是能拿得動武器的,全部登城作戰。

太原城危在旦夕。

已經退休的老將安金全(事李國昌、李克用兩代),主動找到張承業,說太原是河東根基,我寶刀不老,願意上陣殺敵,請求配發武器鎧甲。

張承業大受感動,立即發放給他足量的武器鎧甲。老將安金全帶著兒孫、以及其他退休的老將們,共有數百人,趁夜出城,攻擊後梁軍隊,併成功將其擊退。

駐守潞州的李嗣昭聞訊後,第一時間派石君立五百騎兵赴援。五百騎兵早上出發,晚上就抵達太原。兩地之間有大約五百餘里,沙陀騎兵的靈活機動性派上了大用場。

石君立帶領五百騎兵衝破後梁軍隊的阻撓,衝到城下,衝城上守軍高呼:“李嗣昭率領的昭義援軍馬上就到!”城中守軍士氣大振。

石君立顧不上休息,當晚就與老將安金全出城夜戰,給後梁軍隊造成了高達30%的死傷率。

第二天,王檀撤退,太原解圍。

東線,劉鄩慘敗;西線,王檀失敗。

朱友貞仰天長嘆,“大勢已去!”

李存勖則趁勝利之餘威,擴大戰果,將原魏博軍、東昭義收入囊中。衛州刺史獻城投降、邢州東昭義節度使閻寶獻城投降,磁州刺史棄城逃跑,相州刺史棄城逃跑……整個黃河以北地區,只剩下兩顆釘子:滄州、貝州。河東軍加大了兵力投入,要統一黃河以北。

在日益增加的壓力之下,滄州順化軍節度使戴思遠棄城逃跑,守將毛璋向河東獻城投降,李存勖派李嗣源入城接管、安撫,隨後命李存審坐鎮滄州、李嗣源坐鎮邢州。

當河東控制滄州之後,魏博北部的貝州就徹底被包裹在河東勢力範圍之內,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城。

貝州已經被包圍一年有餘,如今深陷敵人腹地,孤立無援,糧草已經斷絕,即將上演人吃人的慘劇。諸將找刺史張源德商議,說打算投降。張源德堅決反對,表示誓與貝州共存亡,人在城在。

於是,諸將把張源德殺害,隨後派代表與河東軍接洽,提出有條件投降。投降的條件是不繳械,因為擔心遭屠殺報復,所以要穿著鎧甲、拿著武器出城投降,等完成接收之後再解除武裝。

河東軍一口答應,沒問題,出來吧。

於是,三千守軍出城投降,河東軍入城接管。等三千人脫下鎧甲、上繳武器後,河東軍卻突然把他們包圍,然後全部屠殺。

此後,黃河以北的土地,幾乎全部劃入河東版圖。

控制了河北之後,李存勖派使節出訪淮南,提議南北夾攻後梁。淮南楊渭欣然同意,於是派“殺豬急先鋒”朱瑾,帶領淮南精兵勇將,渡淮北上,與李存勖南北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