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進入邠州,查封庫房等機關要地,出安民榜安撫百姓,上疏朝廷奏捷。

在攻克邠州之前,昭宗皇帝還送給李克用一份大禮,這份大禮基本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昭宗把老婆送給了李克用。

昭宗皇帝的魏國夫人陳氏,顏值高而且有才華,才色雙絕,在後宮裡獨佔鰲頭。昭宗皇帝把她賜給了李克用,使喚丫頭隨行奴婢們,也一同賜給了李克用。

等李克用拿下邠州之後,昭宗又晉封李克用為晉王,李克用的爵位由兩字郡王(隴西郡王)上升到了一字並肩王(晉王),從此,“晉王”這個稱號將陪伴李克用的一生。自李克用以下,凡有功之臣及其子孫全部加官晉爵。

李克用派謀士李襲吉到朝廷叩謝皇恩,李襲吉秘奏昭宗,“關中一帶長期以來不能安寧,主要是受關西集團威脅,應該利用這次軍事行動,把鳳翔也一勺燴了,方能一勞永逸,安享太平。晉王就在渭水北岸,只等陛下一聲令下,大業可成!”

昭宗下詔褒獎李克用對國家的忠誠和英勇,特別強調:王行瑜才是罪大惡極的始作俑者,自朕離開京師之後,李茂貞、韓建都幡然悔悟、浪子回頭,不斷給朝廷進貢,以贖罪。國家遭逢此難,更應該休養生息,不可再生戰端!

使者宣讀詔書完畢,李克用私下找到他,說道:“我看皇上這意思……似乎是猜疑我的動機啊。要知道,李茂貞才是威脅中央的叛徒,李茂貞一天不殺,朝廷一日不寧。煩勞您通融一聲,我沒別的意思,就想為國除賊、為民除害。”

此地無銀三百兩。你沒別的意思,別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昭宗再下詔書,明確告訴李克用:戰爭結束了,你也該早日回家洗洗睡了。另外,念你打仗這麼辛苦,朕特准你不必親自來京師覲見謝恩了,早點兒回去吧。

李克用駐紮在渭水北岸,與長安隔渭水相望,可以說是近在咫尺,起步價的距離。昭宗愣是不讓李克用入京師。

顯然,昭宗畏懼李克用甚於李茂貞。

李克用開會徵求大家的意見。將領們義憤填膺,“近在眼前,豈有不朝見之理?明擺著,是防著我們!皇上太糊塗,太偏心了!”

將領們群情激憤,要求李克用即刻入京,先踏平鳳翔李茂貞,然後……你懂的。

李克用猶豫不決,就問他身邊的頭號智囊——蓋寓。

蓋寓深受李克用的信任,聰明機智,最能揣測李克用的心靈世界,每次都能用李克用愛聽的話婉轉地規勸、提議,因而每次提議都能被李克用採納。

李克用性如烈火,脾氣暴躁,有時會對沒有犯錯的將領大發雷霆,一般人只會勸李克用息怒,而蓋寓卻會裝出更加怒不可遏的樣子,挺身而出,大罵這位無辜將領,恨不能當場宰了他,李克用反而會立刻恢復了理智,轉而勸蓋寓冷靜,無辜將領也就得到了原諒。

李克用本身是沒多少文化的,所以蓋寓勸諫的時候,總能以接地氣的俚語、通俗的比喻,讓李克用快速明白某個道理。因此,李克用非常信任和器重他。

在河東軍,蓋寓的名望地位僅次於李克用。無論是朝廷還是其他藩鎮的使節,只要來河東辦事,在給李克用送完禮之後,必然要再給蓋寓送去一份。

可以說,蓋寓在河東集團中穩坐第二把交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朱溫層多次派人挑撥離間,在河東境內散佈謠言,說蓋寓心懷二心,要取代李克用。李克用聽到這些話後,總是“哈哈”大笑,不但不猜忌蓋寓,反而對他更加優厚。

但凡有人想透過賄賂謀取官職或封地,最快、最穩的途徑也是透過蓋寓疏通關節,讓蓋寓在李克用面前美言幾句。李罕之、劉仁恭之輩,皆是如此。

諸將七嘴八舌地爭論不休,李克用本人也舉棋不定,這時候,李克用就要認真聽取蓋寓的意見了,蓋寓的意見將成為李克用的最終決策。

蓋寓說道:“以前王行瑜那幫人,稱兵向闕,犯上作亂,害得天子出奔、人民逃散。今日,天子尚未坐穩龍椅,人民亦成驚弓之鳥,大王如果渡過渭水,恐怕京師會再次陷入恐慌。依我看……就不要去京師了。還請大王三思。”

李克用笑道:“連蓋寓都不願意我入朝覲見,何況天下人民了。”於是上疏朝廷,說自己不願讓京師驚懼,也不敢久駐渭水,以免驚擾附近百姓,那麼……拜拜了。

李克用即日點齊兵馬,拔營起寨,兵退河東。

訊息傳來,京師一片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