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二次犯闕(第2/2頁)
章節報錯
為了平衡天下藩鎮之間的勢力,“三鎮犯闕”時,昭宗拉偏架,讓李茂貞和韓建得以苟延殘喘。
李克用班師河東之前,二人積極向朝廷繳納貢賦,態度謙卑而恭順。等李克用回河東之後,二人立刻恢復了本來面目。
昭宗回到長安之後,仍然沒有放棄復興大唐的努力,而他的努力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文官集團;武裝力量。
先前重啟了宰相孔緯,然而孔緯已是風燭殘年,在昭宗的一再懇求下,才勉強出任相位,嘔心瀝血了三個月,終於病逝;又重啟了宰相張浚,結果李克用因“圍剿河東”事件而憎恨張浚,於是上疏昭宗,“張浚早上拜相,河東兵晚上就到皇宮!”以稱兵犯闕相威脅,於是張浚又被貶官。
昭宗求賢似渴,選拔宰相的條件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次加以放寬,政審合格、學習成績優異者,皆可做相。於是,又發掘出幾位好同志:
一號種子孫偓,入選理由:學霸,僖宗朝狀元。
二號種子陸扆,入選理由:
1,出身,中唐賢相陸贄之後;
2,忠誠度,曾隨僖宗二次出逃入興元;
3,才思敏捷,昭宗曾現場命題作文,陸扆第一個交卷且文筆令昭宗驚歎。
三號種子朱樸,入選理由:大忽悠。
朱樸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水部郎中何迎,一個是道士許巖士。許道爺得昭宗寵信,為昭宗極力推薦朱樸,而何迎也藉機立捧,於是昭宗召見朱樸,朱樸是歷史系高材生(以三史舉),說起治國安民,頭頭是道,紙上談兵,昭宗認為自己這是淘了寶、撿了漏,對他說“朕雖非太宗,得卿如魏徵矣!”
朱樸當時是國子博士,也就是國立貴族學校教授,五品官。但他就敢毛遂自薦,對昭宗口出狂言,說如果讓我當了宰相,只需給我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就還您一個太平盛世。
一個月的時間復興大唐。
一個真敢說,一個真敢信。
昭宗在求賢方面如飢似渴,幾乎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接連出現破格錄用的情況,前有鄭綮,今有朱樸,每逢任相制書下達,總會驚呆滿朝文武。
鄭綮尚有自知之明,讓賢之德;而朱樸卻狂妄自大,志大才疏。
初生牛犢不畏虎,非不畏虎,乃不知虎也。朱樸語出驚人,誇下海口,不僅反映出他狹小片面的世界觀,也暴露了他的低情商。抬高自己就等於貶低身邊人,說自己一個月就能造就天下太平,就等於罵滿朝文武都是酒囊飯袋。
朱樸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就已經群嘲了所有的同事,將仇恨值拉滿。可以想象,他的工作之路將會遍佈荊棘和坎坷。職場中,有很多朱樸式的人物,他們往往清高自傲、自命不凡,並把自己的孤立不合群視作是別人的嫉妒,從而變得更加不可理喻。
這些宰相特招生、速成班的成績也將很快出爐,歷史不會讓我們等太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