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二次犯闕(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李克用奉詔勤王,解決“三鎮犯闕”危機的時候,西川王建也嗅到了機會,打出北上勤王的旗號,派養子王宗瑤、王宗侃等搶奪李茂貞的地盤。
李克用攻陷邠州的同時,王建攻陷了利州,擒斬刺史李繼顒(李茂貞養子);閬州李繼雍(李茂貞養子)、蓬州、渠州皆舉城投降。
馬上就要到勤王前線了,王建卻藉口東川兵劫掠西川的輜重,回師對東川發動了攻擊。
戰鬥中,王建的養子王宗弼被東川生擒。東川顧彥暉斥責他無故犯疆,王宗弼回答說各為其主而已。顧彥暉又說王建犯渾,你身為大將,為何不勸諫,不為兩川友好多做貢獻?王宗弼無言以對,但請受死。
當初,王建想用一場鴻門宴奪取東川,王宗弼私下給顧彥暉洩密,使顧彥暉躲過一劫。顧彥暉沒有忘記這份恩情,不再為難王宗弼,不但沒有殺他,反而將他收做養子,留在身邊效力,給他改名為“顧琛”。我們照例在後文沿用“王宗弼”。
王建的意圖很明顯了,借“勤王”的名義,北侵山南、東吞東川,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朝廷詔令兩川罷兵。王建表面上接受和解詔書,返回成都,然而其主力部隊卻仍奉其命令繼續攻擊東川。
在王建的犀利攻勢之下,通州(李茂貞地盤)、果州獻城投降,龍州被攻克,王建不斷蠶食鳳翔李茂貞和東川顧彥暉的地盤。
與此同時,武泰節度使王建肇攜地投降王建。這是王建的意外之財。
起因是荊南節度使成汭不甘寂寞,溯長江而上,趁兩川混戰之機,攻擊黔南地區。武泰節度使王建肇無力抵抗,於是退保酆都(今重慶市豐都縣)。
成汭派出的部將許存,英勇無敵,窮追猛打,接連攻克渝州(屬東川)、涪州(屬武泰)。而成汭卻任命另一位武將做武泰留後,而只給了許存一個萬州刺史的職位。
成汭自知賞罰失當,擔心許存心懷不滿,於是派人暗中觀察。偵查人員傳回情報,說許存不理政務,每日只顧踢球消遣。成汭冷笑道:“他就要出遠門啦,先讓他練練腳力吧。”然後便派部隊突襲許存。
許存棄城逃走,收攏殘兵敗將,感嘆天下之大,竟然無有容他之所。於是與困守酆都的王建肇一起投降了王建,尋求地區大佬——西川王建的收留。
許存之所以不見容於成汭,原因很簡單,只因許存智勇雙全。成汭嫉賢妒能,猜忌於他。現在,許存走投無路,投奔了王建,也同樣遭到了王建的猜忌,王建想找機會殺了他。
王建的謀士高燭勸道:“主公正在招攬天下英傑,圖建霸主大業。今日許存窮極來投,如果您把他殺了,以後誰還敢來投奔?”
王建把許存派到養子王宗綰帳下,並密令王宗綰暗中監視許存的一舉一動,稍有差錯就弄死他。
王宗綰秘密彙報說:“許存忠厚而勇敢,做事謙恭而謹慎,是一位難得的良將!”
王建這才徹底打消了害死許存的念頭,並收他做養子,賜名:王宗播。
王宗播在王建帳下效力,每逢危險,他都勇猛地衝鋒在前,而每當論功行賞,他總稱病不前,把功勞讓給別人。他也因此能得以善終。而他至死都不知道,當年是王宗綰救了他一命。
悶聲發大財。王建抓住“三鎮犯闕”的時機,把疆域向北、向東擴張,勢力大增。正當他集中精力要一舉統一兩川的時候,朝廷忽然來詔,詔令王建為鳳翔西方面軍司令(鳳翔西面行營招討使),進討李茂貞。
原來李茂貞又“稱兵犯闕”了。
【二次犯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