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小船】

盧龍李匡威在出徵前夕,家人們都到其府邸設宴餞行,其中就有他弟弟李匡籌的妻子張氏。張氏美豔動人,傾國傾城。李匡威藉著幾分酒力,強行與之發生了不可描述之事。

色字頭上一把刀。多少英雄漢,都死在一個“色”字上。

王鎔的歡送晚宴結束後,李匡威拿著“好處費”,在返回幽州的半路途中,得到訊息:弟弟李匡籌發動兵變,佔據幽州,自稱盧龍軍留後,下令援鎮將士返回幽州報到。

雖然李匡籌的兵變還沒有得到朝廷認可,但他控制了幽州,將士們的妻兒老小都已經淪為他的人質,所以聽到訊息之後,李匡威的部眾立刻潰散,紛紛逃歸幽州。只有為數不多的親信還留在李匡威身邊。

幽州是回不去了,天下之大,哪裡是我容身之所?李匡威派親信李正抱趕奔京師,請求入朝,尋求朝廷庇護。

可這一時期的長安早就成了驚弓之鳥,各大強藩諸如河東李克用、汴州朱溫、鳳翔李茂貞……動不動就要帶兵詣闕,要到天子面前哭訴自己的悲慘遭遇,要帶著五十萬大軍聽候天子發落……

現在,盧龍李匡威又要來長安哭訴。長安城瞬間炸了鍋,恐慌情緒蔓延,坊間盛傳盧龍軍要來奪取政權的傳聞,人心惶惶,很多人逃進深山躲避即將到來的戰亂。

李正抱趕緊闢謠,向昭宗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昭宗也收到了李匡籌的上疏,知道是盧龍軍發生兵變。

於是,昭宗皇帝當即下詔:任命李匡籌為新任的盧龍軍節度使。至於前節度李匡威嘛,別來長安,愛哪兒哪兒。

王鎔也聽到了盧龍兵變的訊息,對李匡威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並對這位恩人投桃報李,熱情邀請李匡威蒞臨鎮州指導工作。

李匡威同志不遠萬里,從幽州(今北京)親率大軍赴援鎮州,為我成德軍民拋頭顱、灑熱血,卻不幸喪失了自己的地盤,我成德軍民豈能坐視不管?

王鎔把李匡威迎接到鎮州,為他興建了豪宅別墅,以父禮待之。李匡威在鎮州享受到了至尊VIP頂級貴賓的待遇。

李匡威應王鎔之邀,參與指導了鎮州的各項工作,諸如城池建設、市政工程、修繕防禦工事、武器裝備的製造、軍隊的訓練……王鎔事之如父,李匡威也待王鎔如子,其樂融融,關係相當融洽。

如果二人能夠各守本分,那麼二人之間的故事將成為千古佳話。

某日深夜,李匡威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獨自一人溜溜達達,登上高樓,憑欄遠望。看到天際飄來的雲朵,那似乎是故鄉的雲,在不停地向他召喚。霎時間,李匡威悲從中來,黯然神傷,不由發出一聲長嘆,“哎——”

忽然轉角處閃出一個人影,正是剛從京城返回的親信李正抱。

“主公,深夜不眠,獨自登高,怕是有何心事?”

“哎,長夜漫漫,無心睡眠。我以為只有我沒睡,也不到正抱兄弟也沒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那啥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主公,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您就沒點兒想法嗎?”

李匡威四顧無人,壓低聲音,反問道:“那你說說,我該有點兒什麼想法?”

“主公,我敢打賭,咱倆此刻的想法是一樣的。”

“髒心爛肺!”

李匡威認為王鎔年幼,主少國疑,不取不舒服斯基。於是暗中給成德軍將士施捨恩惠,拉攏他們為自己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