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孟楷給扣住了。

大唐的朝廷裡有個田令孜,黃齊政權的朝廷裡有個孟楷。

當時,外來的奏章要先經過孟楷,然後才送達黃巢手中。而孟楷處心積慮地想要害死朱溫,於是故意隱瞞同州軍情。

黃巢根本不知道同州朱溫在跟河中地區的關東聯軍打仗。在孟楷的操縱下,黃齊政權的目光全被吸引到了京西。尚讓親自帶隊組織反攻,結果失了天時,天降大雪,惡劣的天氣導致尚讓所部非戰鬥減員高達30%(雨雪盈尺,甚寒,賊兵凍死者十二三)。

城外是裡三層外三層的唐軍,還有那個氣得咬牙跺腳、發誓要把自己千刀萬剮的王重榮。同州的朱溫,絕望了。

朱溫也是幸運的,因為圍城部隊的監軍宦官是楊復光。

【談判專家楊復光】

在戰事不明朗的時刻,宦官楊復光及時出手,策反了周岌、秦宗權,把誤入歧途的忠武軍重新拉回到正義陣營,整編“忠武八都”,一舉奪回鄧州,並一路追殺朱溫,把朱溫趕回長安。

現在,王重榮把同州朱溫團團圍住,眼看就是一場攻城惡戰。關鍵時刻,楊復光再次挺身而出,及時叫停了攻城計劃。

王重榮餘怒未消,在楊復光面前大罵朱溫下三濫,“糧食帶不走,就沉進黃河,白白浪費掉,太下三濫了!”

楊復光靜靜地聽著,任由王重榮謾罵發洩。

等王重榮罵累了,楊復光緩緩問道:“那你打算怎麼辦?”

“怎麼辦?辦了他!你以為我會傻到強攻同州城?不會——同州彈盡糧絕,我在城外圍而不攻,不出一個月,就能活活困死他。拿下同州,揮師西進,殺進長安,砍下黃巢的狗頭,立下不世之功。”

楊復光靜靜地聽他意淫,聽罷之後,“呵呵”直笑。

“楊大人,你笑什麼?”

“我笑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接下來,楊復光不急不躁地為王重榮分析利害關係。

首先,朱溫不會傻到餓死。困獸猶鬥,數日之後,難免一場突圍惡戰。即便我軍人多,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消滅了朱溫,王重榮的實力也會隨之被削弱。到時候,關東集團軍又該上演爭功戲碼,如同第一次解放長安一樣,那時候,恐怕就是你王重榮前人栽樹,關東軍後人乘涼了。你何苦為他人做嫁衣?

其次,即便你王重榮蓋世無雙,先殺朱溫,後斬黃巢,討平了草賊,那麼接下來呢?你能在朝廷立足嗎?

王重榮,雖然將門之後,但在朝中根基尚淺,沒有靠山。並且在草賊進犯長安之時,曾經帶兵作亂,剽掠河中,又在黃巢僭稱帝號之時俯首稱臣,這是他揮之不去的兩大人生汙點。這才過去幾天?誰能保證草賊平息之後,朝廷不會反攻倒算?

就算朝廷不算舊賬,萬一朝中奸臣以此為把柄,進行政治打擊,你王重榮能架得住嗎?康承訓不曾降賊,也不曾兵變,都落得那個下場,你王重榮會比康承訓幸運嗎?

王重榮恍然大悟,卻又隨即陷入迷茫,“那我該怎麼辦?還請楊大公公指點迷津!”

“不戰而屈人之兵,招降朱溫,一石多鳥。這是上策。”

“一切都聽楊大人的安排。”

楊復光派人給朱溫送去一封勸降信,言辭誠懇,句句在理。

朱溫秘密召集心腹,商議此事,親信們一致同意投降大唐。

第二天,朱溫集合了全城官兵,做了煽動性極強的演講,說得全軍淚如雨下,痛罵孟楷借刀殺人,痛罵黃巢見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