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朱溫降唐(第1/3頁)
章節報錯
高駢的割據稱雄使得江淮一帶的藩鎮人人自危,唯恐遭其吞併而不敢赴難京師。
而山東、河北、河南又不斷髮生兵變事件,亂世梟雄們互相兼併。
王鐸審時度勢,對兵變採取了姑息態度,只要他們肯赴難長安,不但可以免除兵變之罪,還可論功行賞、加官進爵。
於是關東(潼關以東)軍閥紛紛趕往河中,形成長安東面的壓力。
關西的兵變(如鳳翔)同樣被赦免,雲集於鳳翔,聯合西川遠征軍,形成長安西面的壓力。
大唐與黃齊政權的新一輪較量開始了。
【朱溫降唐】
黃巢雖然佔據了長安,但黃齊政權的實際控制範圍實在小的可憐,其版圖之內只有區區長安、同州、華州三地。
同州刺史正是朱溫。雖然只是一個刺小小史,卻控制著三分之一個“大齊”國。
黃河由西往東,過了同州之後折而往北,形成一個“幾”字,所以同州東、南兩面都臨黃河。
在其南岸,是華州,而東岸則是大唐的河中地區。
而河中地區又是大唐關東集團軍的集結地,鎮守河中的是河中節度使王重榮,也是一員悍將。
由於孟楷嫉恨朱溫,故意讓朱溫攻取同州,想借刀殺人,借王重榮之手除掉朱溫。
朱溫與王重榮,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都是有名的悍將,二人在黃河兩岸展開了無數次激戰,互有勝負,一時難分伯仲。
王鐸二次掛帥之後,關東集團軍不斷增援河中,王重榮得到了資源補充,在爭鬥中逐漸佔據了上風。
朱溫也不斷向後方求援,以便繼續維持對王重榮的戰略均勢。
然而,一封又一封的告急文書飛入長安之後,就石沉大海,杳無音訊。長安方面不僅沒有一兵、一糧的支援,甚至沒有一字的回覆。
同州即將彈盡糧絕。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河中王重榮又迎來了一批軍事物資,整整三十隻大船的糧食!
朱溫探得訊息,親率一千餘人,在夏陽渡口設伏,成功攔截了運糧船隊。就在他轉移輜重的時候,王重榮派來戰船前來救援。
“我得不到的,你也別想得到!”朱溫下令,把運糧船鑿沉。三十船的糧食立刻消失在滾滾的黃河水中。
王重榮聞訊大怒,親率本部三萬精兵,匯合部分關東集團軍,渡過黃河,把同州圍了個水洩不通。
“你浪費我的糧食,我就浪費了你!”
奪糧事件不但沒有為同州解決資源危機,反而成為了關東集團軍的突破口,王重榮擺出了大決戰的姿態,要一舉拿下同州。
同州若丟,黃齊政權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領土,並且長安的東北面門戶頓開,再也無險可守。
同州危急,長安危急,“大齊”危急!
朱溫又發出一道十萬火急的求援信。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朱溫總共給長安方面發出了十道求援奏章,卻無一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