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幸蜀】

黃巢入主長安,唐僖宗倉皇出逃,駕幸蜀地。

蜀地是唐朝皇帝的御用避難所,著名的“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李隆基就西逃至此,徐圖興復。權閹田令孜也正是以此為吉兆,勸唐僖宗效法玄宗皇帝。

為了打造一個安穩的大後方,田令孜唆使唐僖宗“擊球賭三川”,讓其心腹擔任了蜀地的一把手,算是為西逃打前站。其中,田令孜的哥哥陳敬瑄,出任西川節度使,替換了崔安潛,而給不聽話的崔安潛安排了一個閒職,讓他靠邊站。

陳敬瑄出身寒微,自幼家貧,賣餅為生,跟武大郎是同行。田令孜在宮中得勢之後,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火箭提拔為禁軍將領,繼而被委任為西川節度使。

訊息傳到蜀地,大家頗感詫異,心說陳敬瑄是哪根蔥?前任節度使們,諸如高駢、崔安潛,都是有名有姓、有頭有臉的大人物,身世顯赫、戰功卓著。陳敬瑄,何許人也?有何建樹?

有膽大之徒利用這個機會,糾合了一幫烏合之眾,冒名頂替,冒充陳敬瑄團隊,還給地方政府指手畫腳,大肆索賄,要求他們提供各種物資。就跟現在冒充軍人、高官進行詐騙的一樣。

他們這種騙術是很低階的。雖然那時候沒有照片、錄音、錄影,但公文、公函、公章還是有的。否則……我,唐僖宗,打錢。

詐騙集團很快被官府識破,全部被誅殺。

之後,陳敬瑄本尊才趕到蜀地,走馬上任。

陳敬瑄雖然是靠田令孜的扶持,文化水平有所欠缺,但不能因此就武斷地認定他是個酒囊飯袋。用今天的話說,陳敬瑄的情商非常高,會察言觀色,通曉官場禮儀,跟他弟弟田令孜一樣,八面玲瓏。

當唐僖宗逃出長安,經興元南下的時候,陳敬瑄就做好了迎接工作。

跑前跑後,忙裡忙外。把成都收拾得井然有序,街巷打掃地一塵不染。

一切收拾妥當了,陳敬瑄還派出步騎三千,北上迎接,護送聖駕蒞臨指導。

以上這些工作,您可能會說,換了誰也會這麼幹,沒什麼了不起。

是的,這的確是常規的迎接準備工作,做好這些,只是及格線,或者勉強良好。

陳敬瑄當然是做到了優秀,因為他考慮到了一個容易被忽略卻又十分棘手的問題,並且妥善處理。

皇帝的隨從。就是這個問題。

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搪。大領導一般都是平易近人的,有官威,但不會盛氣凌人。反倒是一些手下的小嘍囉們,經常狗仗人勢,驕橫刁蠻。特別是跟著皇上出來的這些隨從,那股不可一世的嘴臉就別提了。

陳敬瑄有在禁軍工作的經歷,更瞭解這幫小嘍囉的德行,於是早就制定了殺雞儆猴的對策。

成都有迎接的隊伍,天子隨從也有打前站的人員。而先期來到成都的這些隨從、差役,就落入了陳敬瑄密佈的天網之下,他們不知道,成都城中四處都有陳敬瑄的眼線,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監控之中。

某日,幾個御花園的差役在行宮四處參觀閒逛,或撇唇咧嘴、或腆胸迭肚、或嬉笑狂言,他們一手叉腰,一手指指點點,好似領導視察。”諸兒連臂歡咋行宮中“。

“哎呀,都說西川是鳥不拉屎的蠻荒之地,現在看來,也還可以嘛!”

私下裡的嬉鬧玩笑。這句話似有不妥,而且是私下的議論,非公開言論。這句話能有什麼後果呢?

答案是,亂棍打死。總共打死了50人,屍體被拖到鬧市,曝屍示眾。

從此之後,皇家隨從紀律森嚴,再也沒有人敢說三道四、品頭論足,沒人敢桀驁不馴,都非常服從管教。

唐僖宗聖駕即將到達,陳敬瑄又親自前往鹿頭關迎接。

由於唐僖宗出逃的時候非常匆忙,沒有通知文武百官,更沒有組織政府的有序撤離,導致大量高階幹部在長安城受難,也導致了現在成都的流亡政府缺少人才,組織架構不完整,機關空缺很大。

可對於田令孜來說,這可是賣官鬻爵的好機會。

唐僖宗在成都安定下來之後,陸陸續續有官員逃出長安,自行趕往蜀地,與天子集合。其中的見習立法官(右拾遺)樂朋龜,善識時務,主動晉見田令孜,行叩頭大禮,對田令孜恭敬有加,於是很快就被提拔為翰林學士。

田令孜經常擺家宴,實際就是為受賄敞開大門,凡是想升官的,大可以明目張膽地攜帶點兒小意思來意思意思,連這點兒意思都不意思的話,就太沒意思了。

一日,田令孜大擺宴席,邀請各位高官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