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孟楷的毒計(第2/2頁)
章節報錯
見黃巢還是拿不定主意,孟楷又使出“借刀殺人”之計,“如果朱溫真的勇猛,且對我朝不懷二心,就該令他東擊河中,擊退王處存、王重榮,解除長安東面包圍。”
在孟楷的一再慫恿之下,黃巢終於給朱溫下達了嘉獎令,也是升官的委任狀:委任朱溫為同州防禦使,“令自取之”。
【河中王重榮】
王重榮,出身官宦世家,將門之後,性格剛烈,勇冠三軍。早先蒙父蔭做軍校,某日,兩名軍士犯了夜禁,被王重榮捉住,依法依規重重抽了一頓鞭子。兩名被打的軍士是禁軍,其領導是大宦官楊玄實,楊玄實大怒,打狗還要看主人,於是把王重榮抓來,嚴厲呵斥,說天子身邊的人,也是你一個小校能羞辱的嗎?王重榮義正言辭,說違反宵禁的,非奸即盜,誰知道他們是禁軍?然後把當晚情況原原本本報告一遍。
楊玄實雖居高位,手握大權,卻不是那仗勢欺人不講理的人,聽完事情的經過,怒氣頓消,而且對眼前這名耿直的小校官也另眼相看,不但沒有給王重榮穿小鞋,反而提拔了他。
王重榮正直剛烈,同時還有一副伶牙俐齒,善辯。得理不饒人,無理攪三分,實在辯不過你,還可以打你。身邊人因此都很懼怕他。
黃巢入主長安,傳檄四方,當時的河中節度使李都打算投降。唯一讓李都憂慮的就是行軍司馬王重榮。於是李都提拔王重榮做節度副使,想以高官厚祿安撫其情緒。
為了維持黃齊政權的正常運作和應對唐王朝的反撲,黃巢不斷派出使節到各藩鎮徵繳糧草物資。使節一波接一波,絡繹不絕,僅僅河中一地,就有上百名使節。河中軍民疲於應對,難於供給。
王重榮於是秘密召集部下,說道:“當初,我委屈自己,強忍惡氣,失身從賊,不過是為了減輕大家的負擔。而今,徵收財貨沒完沒了,糧食徵收完了,就該徵調咱們的軍隊,咱們的死期也就到了。不如我們現在就開始反抗。”
樸實無華的一番話,除了第一句有給自己戴高帽洗白的嫌疑之外,其實還是說出了所有向黃齊政權稱臣的藩鎮的內心話。投降你,是為了獲得好處,最起碼也是沒有損失,而現在我們不僅沒有得到任何好處,還要出錢、出糧、出兵,更背上了叛徒、逆賊的罵名,這筆買賣血虧,不值得。
王重榮的號召得到了一致同意,大家全票透過。於是就把黃齊政權派來的使節集中到一起,全部誅殺,宣佈撥亂反正,迴歸大唐。
節度使李都害怕禍及自身,於是主動讓出領導崗位,任命王重榮做河中留後,然後自己逃往蜀地的流亡政府。
在王重榮的帶領下,河中軍打退了黃齊政權的一波反撲。
唐王朝擢升王重榮為河中節度使。
王重榮聯絡鄰近藩鎮,聯兵向西。與義武軍節度使王處存、昭義軍節度使高潯屢戰屢勝,佔領潼關西面的同州、華州等地,從東面威脅長安城。
在這種態勢下,孟楷想出這招一箭雙鵰、穩賺不賠的毒計:讓朱溫硬剛王重榮。
打死王重榮是平外患,打死朱溫是除內奸。狗咬狗,一嘴毛。無論落得哪種結局,孟楷都樂觀其成。
對於朱溫來說,這又是一次難得的向領導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他就像古今中外的一切悍將,不怕打仗,就怕沒仗打。越是接到危險的任務,越說明受領導器重。
朱溫率領本部兵馬,乘勝利之餘威,殺向東面的同州。
同州刺史米誠棄城逃跑。朱溫兵不血刃,順利接管同州。
同州,位於渭水以北、黃河以西,與黃河東岸的河中府隔河相望。
朱溫還想擴大戰果,稍加整頓之後,就對河對岸的王重榮發動了試探性攻擊。王重榮有數萬精兵,沿河佈防,防守嚴密。朱溫無果而返,退守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