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猶豫該不該這麼做。

二是猶豫如果要做該用什麼方法。

可是現在他明白了。

他根本什麼都不用做。

因為像他們這種人,只要領兵上了戰場,幾仗打下來,手下的兵馬自然而然就會打上他們的印記。

這無關於他們自己的想法,只因為他們就是天生的統帥。

他真正需要思考的,只是在掌握了兵馬之後要不要按照楚淮說的做。

心中閃過諸多念頭,周瑜看向同在大帳中的太史慈,開口道:“子義,派兵沿淮水佈防,不過不需要太多兵馬,只需要能起到警戒的作用即可。紀靈此番遭受如此大敗,短時間內袁公路應該不會再把手伸過來了。另外把這邊的戰報傳出去,一定要讓孫文臺那邊知道。最後別忘了向使君報喜。接下來我們在這裡修整兩天,就班師回壽春。”

聽到周瑜開口,太史慈也是連忙抱拳應道:“末將領命。”

經過昨天白日那一戰還有夜裡這一戰,太史慈已經對這位比自己還年輕的主將徹底心服,因此面對周瑜的命令,他也是沒有任何猶豫的就應下了。

太史慈離開了。

很快,在劉繇這邊的有意宣傳之下,紀靈慘敗,三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的訊息就傳播了開來。

一時之間,處於波及範圍之內的荊州、豫州、揚州三地皆是一片譁然。

別看歷史上的袁術後來在面對曹老闆和劉皇叔的時候表現的那麼不堪,但實際上,在南邊這一塊,袁術是妥妥的土財主,財大氣粗的那種。

雖然他之前名義上只是個汝南太守,但是卻兵精糧足,孔伷根本管不到他,周圍的鄰居像陶謙、劉繇、甚至就連劉表這種對他都客客氣氣的。

所以,這一次袁術出兵揚州,劉表還派出了孫堅趁火打劫,大夥兒都覺得劉繇妥妥的沒了,至多也就是能苟延殘喘多久的問題。

可誰知道,這一上來就給大夥兒搞了個大新聞。

號稱袁術手下頭號大將的紀靈,直接就打了個大敗仗,三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要知道,這個時期大傢伙的兵力都還沒有後來那麼膨脹,一下子損失了三萬大軍,就算對袁術來說都算是傷筋動骨了。

於是乎,正在揚州圈地圈的正開心的孫堅當即就停下了動作,開始默默的觀望局勢,等待著後續的訊息。

袁術固然是勃然大怒,差點就要當場把紀靈給砍了,不過最後還是被下面的人給勸住了——紀靈怎麼說都是袁術手下的頭號大將,絕對的心腹,雖然這一次表現的實在差勁,但也不至於直接給砍了。

只是在重重責罰了紀靈之後,袁術也開始有些舉棋不定了。

這損失了三萬大軍,雖然有些傷筋動骨,但是以他的底子還能勉強緩過來。

可如果要是再損失個三萬大軍,以後這汝南還姓不姓袁,或者說姓不姓他袁術的袁,那就不好說了。

因此,這一仗還要繼續打嗎?

如果不打的話,這口氣他有點咽不下去。

但如果要打,紀靈的教訓就在眼前。

一時之間,袁術也是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