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雖然三國時期談到火攻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諸葛亮,但實際上真正把火攻玩出名場面的還是要看東吳的幾任都督。

前有周瑜火燒赤壁大破曹操八十萬大軍,後有陸遜火燒連營將劉備七十萬大軍燒了個乾淨,這才是三國時期火攻的天花板。

諸葛亮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藤甲兵,場面雖多,但卻缺少這種堪稱一錘定音的大場面。

說到底,咱諸葛丞相最擅長的其實還是政務,跟周瑜陸遜其實根本沒有比較的必要。

而這一次,周瑜雖然多了個師父,而且還沒有跟孫策一起幹事業,但是喜歡玩火這點卻沒改。

周瑜現在年輕是年輕了點,但是多了位來歷神秘的師父言傳身教,別的方面不好說,起碼在統兵打仗這一塊,絕對是甩原本同時期的自己幾條街。

畢竟,這種東西,有無名師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歷史上的周瑜雖然也很厲害,但是和現在的周瑜相比,即使是二三十歲的他,頂多也就實戰經驗豐富一點,論水平還真不一定比得過現在的少年周瑜。

那麼問題來了,這種水平的周瑜,再配上一個太史慈,打紀靈?

這不是欺負人嗎!

說句降維打擊真的不過分。

也就是劉繇手底下的兵員素質實在是太拉了,否則的話白天周瑜就把紀靈給正面幹碎了。

可即便是如此,對於周瑜來說,擊敗紀靈也不是什麼難事。

兵員素質差,那就用環境來彌補。

而夜晚是最能縮小雙方差距的時候。

如果還不夠,那就再放把火,再讓太史慈這種猛將衝一衝,不就得了嗎。

當晚。

說實話,紀靈是真沒想到就憑劉繇手底下那些蝦兵蟹將也敢來劫營。

雖然作為一名軍中宿將,他也做了基本的提防劫營的準備,但是這些簡單的準備在周瑜面前卻形同虛設。

於是,一把火,一陣火箭,太史慈再帶人往裡一衝,紀靈手底下三萬大軍就這麼沒了。

燒死的燒死,踩死的踩死,剩下的人乾脆原地投降。

紀靈最後只帶著幾百人逃了出去。

當晨光再一次從東方升起,紀靈大營中的劉繇麾下兵將看著這座已經被他們佔領的軍營,幾乎每一個人心頭都產生了一種不真實的荒謬感。

他們就這麼簡單把袁術麾下的頭號大將紀靈打贏了?

要知道,以前都不說是紀靈了,袁術隨便派個將領帶點人來都能欺負他們。

結果現在他們那位年輕的過分的將軍,居然帶著他們擊敗了紀靈。

不需要任何人為周瑜歌功頌德,他在這支兵馬當中的聲望就達到了頂峰。

紀靈的大帳裡。

周瑜站在營帳裡,感受著四處傳來的歡騰,心中隱隱產生了幾分明悟。

當初他那位神秘的師父說讓他在劉繇放權給他之後趁機把這些兵將收為己用,他還為此猶豫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