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險巨大的人體實驗(第2/2頁)
章節報錯
每次其他院士,也在他面前如此說,現在他也終於可以在陳涵面前說這句話了。
陳涵可不知道周院士的小心思,他以為周琦情緒失落,還寬慰道:“周院士您的研究不就領先世界了嘛,至少在無性繁殖技術上咱們一點都不落後,您和您的團隊真厲害!”
周琦聽著陳涵的安慰,颯然一笑,說:“好吧,那一起努力,爭取讓我們有更多專案都世界領先!”
“倒是忘了,你已經做到了,咱們現在的智慧藥可是全世界獨一份!你也了不起。”周琦對著陳涵豎起大拇指。
兩人誇來誇去了一陣倒是讓不遠處旁聽的張書貞老奶奶覺得好笑。
“行了行了,你們兩都厲害,先去做實驗吧,肖強還等著呢,這次如果成功,陳涵可以發至少三五篇影響因子50的論文了。”張書貞笑著說。
陳涵點點頭,也微笑道:“那我就發在智慧產業規劃部旗下,人類進化協會辦的雜誌上,還用中文刊發,讓那些外國佬都來學中文。”
實驗室內頓時充滿歡快的笑聲。
這是無數華國科研者做夢都不敢想的事,現在陳涵說出來,卻沒有人會懷疑。
因為他說的就是事實,陳涵現在做的這幾個實驗,對整個生物界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改造白細胞,讓它具備特殊屬性,針對某種病毒發起進攻,這也是世界上首次有人嘗試。
人類做過很多幻想,可能曾經幻想過當奈米技術成熟,微觀機器人可以使用時,人類可以清除所有疾病。
但就算真到了那一天,微觀機器人也比不上陳涵提出的這項技術來的偉大和意義深遠。
正是因為知道這背後的意義,即便這次人體治療風險巨大,也沒有幾個人站出來反對。
大家都在心中感謝為這項實驗做出貢獻的肖強。
按照他們現在的思維定式來看,即便這次治療成功了,肖強很大機率也會得很多併發症,癌症也幾乎是100%會出現。
克隆技術基因技術一直沒大規模使用,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人類缺乏對基因微觀世界的瞭解。
在小白鼠身上的實驗,最後很多都讓小白鼠患上癌症。
腳盆國生物學家,開始用山中伸彌開發出的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技術,製造出了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層,並且成功移植到了一名70歲女患者的右眼中,這是世界首例利用iPSC(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技術)完成的移植手術。
時間就在三年前。
而在兩年前,他們準備嘗試第二例同類手術時,卻發現了在患者的iPSCs和RPE細胞中存在兩個微小的基因突變,很可能讓患者患癌。
實驗團隊馬上中止了手術,他們從06年一直到14年,8年時間依舊沒有讓技術成熟。
在場的院士們也不太相信陳涵提成的這次實驗會一點風險都沒有。
兩者的原理有不少相似性,陳涵是造白細胞攻克病毒,他們是造幹細胞誘匯出器官。
其中都是利用iPSC的透過病毒轉錄因子的原理,也都是在做人體實驗。
如果公開的話,這就是全世界第二例。
也就肖強現在的情況只有死馬當作活馬醫,在場的專家院士們才沒那麼多心理負擔。
就算最後肖強病毒清除,因為這項技術得了癌症。
那也至少能多活一段時間,也許癌症過幾年就能被陳涵攻破呢。
當然如果陳涵知道院士們心中的想法,肯定沒有他們那麼擔憂,好歹也是資訊海里捕撈的技術,應該不至於讓人患癌吧。
真得了癌症,那就再繼續攻克癌症好了,不就是靈魂之力嘛,每天他都能收穫不少,早晚可以攻破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