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涵的實驗操作水平大概就和普通大學生研究生差不多,比不上現在做實驗的老前輩們。

和張書貞老奶奶差不多,陳涵也在指揮大家怎麼做實驗。

陳涵也熟悉了好幾位老前輩,有幾個在國際上也非常出名,因為他們研究出的技術可以讓小白鼠只有母親沒有父親,而且比國外的技術還先進。

腳盆國在生物方面的技術非常強大,04年那會兒就研究出了這種技術,還成功培養了一隻小白鼠,叫做“輝夜姬”不過後來他們發現“輝夜姬”具有一些基因缺陷,輝夜姬很容易基因突變患癌。

這種技術用在哺乳動物身上時,比如人類也是不行的。

人類中有一條叫做IGF2的基因,對於發育和生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有趣的是,只有來自父親的IGF2基因才具有活性。

儘管母親提供的IGF2基因從DNA序列上看,可以和父親的基因一模一樣,但它們就是會被關閉,無法產生作用。

同樣的,也有一些基因只有靠母親遺傳,才能發揮功能。

周琦的團隊為了客服這個困難,進行了很多研究,最終找到了解決辦法。

只依靠母親的細胞,就繁殖出幼體,彷彿是被上帝詛咒了一樣,很多基因上都被新增了基因組印記,雖然看起來男性和女性基因完全相同,其實在關鍵時刻就會有問題。

最終周琦發現了在J子和L子之前,還有一種單倍體胚胎幹細胞,更接近於原始生殖細胞,這是L子和J子的前體態,透過它們就可以做但無性繁殖。

周琦團隊已經成功在小白鼠身上實驗成功,讓母老鼠繁殖出的小老鼠,還可以繼續正常的繁殖下去。

換句話說,以現在人類掌握的技術力量,已經可以不結婚就讓人有孩子了,只不過因為倫理和社會接受度以及花費資金等等原因,還沒有用在人類身上。

面對這樣的大佬,陳涵自然要好好交流交流,他也想掌握這種技術。

學會了,他就可以偷偷在家裡,用自己的細胞培養後代。

要是用J子做實驗,可能還有道德壓力,可是隻是使用一點血液、面板細胞,就可以生孩子,陳涵還是可以接受的。

最重要的不是把孩子培養長大,而是陳涵可以透過誘導幹細胞,造出人類大腦,這就可以繼續深入研究靈魂結構體了。

陳涵還可以給細胞加速,說不定幾天就能培養出一個大腦結構,距離了解人類靈魂的秘密就更近一步。

做實驗之餘陳涵都在和周院士聊天。

周琦去年被評選為科院院士,而且他是70年出生,今年才46歲,絕對是學術界的潛力新星。

和陳涵聊熟悉後,周琦活躍很多。

做完一個實驗,他突然問:“小涵,你知不知道人類面板細胞轉化為白細胞技術?”

陳涵搖搖頭,他只獲得了骨髓轉錄因子技術,真想實現骨髓體外生存,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研究呢。

周琦全程參與了陳涵提出治療方案,知道陳涵這項技術最關鍵的就是將來在體外大量繁殖白細胞。

一旦可以實現,白細胞就成了一種專用特效藥。

“這項技術,去年國外已經實現,發表論文在Stem Cells上,有空你可以看看能不能產生靈感,他們這項技術可以做到讓面板忘記自己本來的屬性,直接轉換成我們需要的細胞型別,他們在轉移成白細胞上已經取得成功,實驗證明轉移的白細胞可以移植!”周琦語氣有些沉重的說。

陳涵頓時愕然,沒想到現在生物技術也這麼厲害了。

甚至這種直接轉換技術,可比他設想的體外培養骨髓生產白細胞便捷的多。

只是讓陳涵很不爽的是這又是國外領先。

周琦彷彿看出了陳涵的不甘心,也感同身受的說:“在生物細胞領域,我們落後外面比晶片技術落後的還要多啊,以後就要看你們這一輩人的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周琦笑了笑,他想起來曾經的自己。

因為他年齡不大,和其他院士六七十,七八十相比是在太年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