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特曼是RNA技術的專家,他甚至靠著研究RNA催化物,獲得了諾貝爾生物獎。

現在這項技術已經被全世界生物專家研究,華國也有這方面的專家。

陳涵需要他們打下手就行,至於更精細化的操作,其他人還辦不到。

依舊要用到他的微觀干涉的能力,引導微生物進化。

病毒其實就儲存了RNA資訊,甚至很多病毒就是RNA病毒,大多數植物病毒,都是RNA病毒,這些資訊進入細胞中,可以更改細胞的狀態,讓它們瘋狂複製產生更多的RNA病毒,然後擴散感染。

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腦炎病毒,全部流感病毒,鼻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登革熱病毒,輪狀病毒,菸草花葉病毒,SARS 病毒,MERS病毒,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馬爾堡病毒,一小部分噬菌體(大部分噬菌體都是DNA病毒)這些也都是RNA病毒。

陳涵這次感染的就是RNA病毒。

他可以在自己體內瘋狂繁殖RNA病毒,其實也是用病毒感染了細胞,使細胞具備更強大的抗輻射能力,然後用這些細胞去堵釙的放射粒子,產生了現在咳嗽出的一大團凝膠物。

陳涵和孟德力討論了一下大概的實驗思路,孟德利就理解了。

而且也明白之前,為什麼在輻射環境下,病毒依舊可以存活,感染到陳涵。

因為這就是國外專門研發出來對付陳涵的。

只是恐怕他們也想不到,陳涵最後的化解汙染辦法,還會用到這次的病毒。

相當於他們把毒藥下給陳涵,卻也把解藥遞了過來。

“現在需要找到病毒寄主,讓RNA病毒繼續強化它的能力,而不是破壞掉寄主,這種生物需要你們去找找看,有可能是菌類,也可能是微生物,具體要試驗才知道。”陳涵緩緩說道。

他掌握的克隆改造技術有好幾種,針對孟德力找到的微生物,再專門改造就可以了。

“在那裡可以找到這種微生物?”孟德力問。

根據他的瞭解,可以抗輻射的微生物其實有不少。

甚至大自然中以及我們人體身上,都有這種微生物。

送上空間站的微生物,其中就有常見的微生物球孢枝孢菌,其實是十分常見的真菌,在全世界都有分佈,在許多地方的室內、室外空氣裡也可以找到。

陳涵獲得的知識資訊還算全面,建議說:“可以嘗試在鈾礦中尋找,有一種叫做輻射合成細菌Candidatus Desulforudis audaxviator,國外的科學家在南非地下15003000米的礦層中找到過這種微生物,還有另外一種我們現在已知的最耐輻射微生物古菌Terans,可以在3000000拉德的伽馬射線下生活,無論是否在分裂期,都能修復斷裂的DNA,這種古菌也比較適合。”

孟德力緩緩點頭,陳涵說出名字,他就知道是什麼了。

因為這些微生物,也都有學者發過論文。

現在就能看出論文知識對人類的巨大作用,很多東西都有人研究過,只要在這些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就會誕生出厲害的黑科技。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博士畢業就要寫論文的原因之一,博士在普通人眼裡自然是學識豐富的人,他們就要把自己的學識轉換成論文,為人類文明科技進步添磚加瓦。

就算是寫《人物角色在情趣內衣延伸設計中的情感表達研究》這樣的論文,對整個人類文明來說都是有用的。

國內很多礦區,尋找微生物不難,但孟德力怕陳涵的時間不夠。

他忐忑的問:“小涵,你可以堅持多久?”

畢竟陳涵封堵血管,而且體內還有輻射粒子存在,時時刻刻影響陳涵的健康,孟德力真怕時間來不及。

他已經下定決心,即便只有幾天時間,他都要下死命令,不惜代價都要找到這些微生物。

“沒事,即便找一年沒找到,我都能活下去,只不過可能患上癌症。”陳涵解釋道。

陳涵嘴上雖然如此說,心中確實暗道就算患癌了也無所謂,他可以清理掉癌變細胞。

所以其實不急。

但孟德力可不這麼想,他只覺得時間緊迫,癌症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可比核輻射更加危險。

輻射已經有解決方案,癌症可無法治癒啊。

在這種情況下,孟德力不會懷疑陳涵提出的研究真實性,即便是陳涵的幻想技術,他都會無條件執行挽救陳涵的生命。

很快孟德力就發出命令,讓專家前往礦區尋找陳涵需要的微生物。

一定要快!快!快!十萬火急!

智慧產業部發出命令,幾個礦區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全部行動起來。

甚至一些本科生,知道這次任務關係到陳涵的健康問題,都自告奮勇要下礦坑尋找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