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尋找微生物改造(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涵這次確實獲得瞭解決核輻射問題的辦法,而且還是好幾種。
最開始獲得的是防護罩技術,這種技術需要用到特殊金屬元素,地球上壓根沒有,但陳涵知道它們誕生的幾個條件,知道它們也許在靠近恆星的行星上誕生。
恆星其實就是巨大的輻射源,它每時每刻都在釋放高能粒子。
而距離恆星比較近的星球,無時無刻都在被這種輻射轟擊。
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可能誕生那種可以導電的金屬,經過一定的設計,啟動後就會釋放出特殊護盾能量罩的粒子護盾。
這種護盾可以抵擋核輻射和核汙染,甚至具備一定的防禦能力。
將來人類如果能夠進入星際時代,宇宙飛船上的能量護盾,其實最有可能就是用這種特殊金屬元素製造的。
只不過要生產粒子護盾,還需要解決核能小型化的問題。
也只有把核能小型化產生的能量,才可能提供護盾執行。
眼下陳涵想說的解決辦法,並不是這麼高科技的東西。
護盾技術,起碼要等探索宇宙時期,先登上月球,再嘗試登上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或者金星。
而不是登上月球后,跑去攻克火星登入技術。
這個可以等探索完水星、金星後再嘗試用更先進的技術去火星。
當然陳涵也不確定水星和金星有這種特殊金屬元素,反正太陽系只有這兩個地方可能有,距離太陽系最近的其他恆星都在好幾光年外,人類也沒辦法探索。
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等陳涵的微觀干涉能力能夠改變質子電子數目的時候。
那他就可以改造金屬元素的質子數電子數目創造這種特殊金屬了。
只不過意義也不大,就算他能憑空點石成金,他那點精神力和靈魂之力,又能點化多少金屬。
就像現在他都可以人工製造先進的晶片,可是無法量產,也沒有什麼意義。
倒是可以徒手擼一臺光刻機出來,也許能夠解決問題,這方面陳涵還沒有了解,不知道水有多深。
他準備和孟院士講的還是生物技術。
利用生物技術解決核汙染問題,順便解決體內的汙染粒子。
“這種技術是一種改造微生物,讓它們吸收α射線、γ射線和X射線,以及吞噬放射性金屬元素,我可以控制體內液體流動,讓這些微生物在我的感染區域淨化一段時間,我的身體就可以恢復健康了。”陳涵自信的說道。
全部技術他基本掌握,但反而是一些基礎技術還不太行。
所以必須生物領域的專家幫忙,這才能夠解決現在的難題。
孟德力就是生物學的專家,他並沒有質疑陳涵提出的技術。
因為這個技術,也有科學家早就提出過,甚至寫過很多篇論文。
人類歷史上發生過核洩漏事件,在核洩漏區域一般都會成為人類生命禁區,但在那裡卻生存了很多細菌真菌和微生物。
有科學家就採集了這些微生物和細菌真菌並且已經送上了空間站,準備研究探索使用核電站防護牆內的輻射合成真菌來遮蔽宇宙線的可行性。
根據在空間站上進行的為期一個月的試驗,1.7毫米厚的一層球孢枝孢菌(Cladosporium&num)可以阻擋2.17±0.35%的輻射。
在與火星土壤合用的情況下,9厘米厚的真菌土壤可以阻擋火星基地受到的絕大部分輻射。
考慮到真菌是生命體、允許人們攜帶少量真菌到火星上再加註營養物質來培養,可以省略大量的輻射遮蔽材料,在國外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一項技術。
華國在這方面落後了不少,對防核輻射微生物研究還需要加強。
“我看過斯特大學和北卡納大學聯合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但技術細節披露的很少,我們還沒有積累,要找真正的專家的話,只有去求他們了。”孟德力嘆息道。
華國的專家還是太少,像是現在的情況,孟德力想不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陳涵需要專家,華國又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漂亮國有成熟的團隊和厲害的專家,為了陳涵的健康著想,看來只能求這些機構了。
只是要求他們的話,肯定要拿出相應的籌碼。
不用想都知道,那邊的資本家最需要的就是智慧藥,他們100%會索要這項技術。
孟德力已經做出最壞的打算,為了拯救陳涵,智慧產業規劃部都會不惜一切代價,即便技術洩露也在所不惜!
陳涵卻是說道:“求什麼,完全不需要求他們,我已經大概推演出方案了,就是一些基礎操作的技術,需要一些人配合,另外需要人找到一些實驗材料,上次我在京城不是接觸過奧爾特曼先生嗎?上次我們討論過RNA技術克隆的問題,這次用的技術也是RNA克隆技術,我們需要對一些微生物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