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酸又叫唾液酸,學名“N乙醯基神經氨酸“,這種物質廣泛存在於母乳,也存在於牛奶、雞蛋、乳酪和燕窩中。

在燕窩中存在最多,它由水溶性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鈣、磷、鐵、鈉、鉀及人體必需的重要成分“神經氨酸”組成。

科學界在燕窩中,早已發現燕窩酸,可是因為技術原因。

燕窩酸根本無法提取,更別提從其他食物中提取含量極少的燕窩酸了。

人體能夠吸收燕窩酸,但因為普通燕窩酸含量少,起不到變得更加聰明、防止腦年痴呆美容等作用。

直接吃燕窩,倒是有一定好處,可燕窩昂貴,人體吸收燕窩浪費不說,效率也比較低。

可是現在,陳涵卻說出了一種提取燕窩酸的方法。

不單單在燕窩上提取,還能從牛奶,雞蛋等常見食材中提取。

如果利用這種技術,批次提取燕窩酸開發各種產品,裡面將存在巨大的利益。

華國生物領域一直落後國外,現在國外都能夠誘導細胞再生,獲得人體器官。

國內這塊還處於研發追趕階段。

而且落後也有客觀原因,在國外富豪都想要變得長生,可長生不是那麼容易的。

最關鍵的因素便是人體細胞分裂有上限,到了某個階段細胞就老化分裂不動了。

所以普通長壽的人,也只能活一百多歲。

像是曾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他旗下的生命基因基金會,就每年長期投入數十億美刀在生命科技上。

艾美國全年投入資金超過1000億美刀,政府也每年投入300億美刀以上,專門提出國家生物安全戰略。

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也超過350家。

像什麼轉基因農產品,各種醫療藥物,都是透過生物科技達成的。

國內此時才剛剛起步,業內人都很清楚,這個行業比起晶片產業落後更多。

可是要是國外都沒有的技術,國內率先研發成功,這不就成了國際領先了嗎?

國際領先的好處可就太多了,顧虹很疑惑,因為陳涵說的提取方法有多重要,她太清楚了。

這不是普通學習渠道能瞭解的,也不是不做實驗憑空可以想象出來的。

自家人,顧虹也不去想太多,直接問道:“這些知識,你那裡學來的?連國際上都沒有這些技術,還有全能克隆載體的發現!”

“07年以前,克隆行業被所有生物界人士追捧,克隆羊誕生後,全世界都想複製克隆羊技術,可是當腳盆國科學家山中伸彌發明了誘導表皮細胞使之變身為多能幹細胞的方法,克隆技術幾乎被放棄。”

“他開發的就是提取幹細胞可轉變為心肌和神經細胞的辦法,這讓他2012年獲得諾貝爾獎。”

“但他的方法有缺陷,是透過病毒運輸基因訊息,這麼多年過去整個領域內,大部分都用的病毒,這有致癌風險。”

“你說的這種安全克隆載體,如果真的存在的話,那就能安全培養誘導幹細胞成為各種器官細胞了,這是能夠獲得諾獎的成就!”

外婆噼裡啪啦說了一大堆,讓差點懵逼的陳涵回過神來。

原來他獲得的資訊,竟然這麼厲害?

世界上還沒有這種技術!

他無意中,領先了整個世界!

而且還以為這是外婆對他基礎知識掌握的考試。

這可如何是好啊?

該怎麼解釋,他竟然沒有實驗就知道諸多技術,又如何解釋,本來能獲得諾獎的技術,在這裡成為大白菜,被他隨口說出?

沉默好一會兒,陳涵準備坦白。

當然不是說自己重生,掌握異能。

雖然外婆和家人,是他這輩子最信任的人,但這些事只適合爛在肚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