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殺人童謠(第2/3頁)
章節報錯
小狐狸最狡猾,遇到獅子也白搭
黑猩猩最聰明,挑釁巨象掛象牙
大象自恃它最大,獅子老虎無力打
大象嘶鳴亮獠牙,蟒蛇老鷹也懼怕
加冕拔牙冠軍拿,人類世界歡迎它
離開森林住在哪,冰箱就是它的家
獅子老虎轉回家,森林霸主沒變化
蟒蛇老鷹不氣餒,下回比賽還參加
小兔小鳥盤中餐,鹿雀狸猩依舊抓
烏龜老鼠死不盡,不知道你怕不怕
易文翰的目光就沒離開過投影屏,他收起剛剛本能產生的牴觸情緒,認真去分析這首童謠跟現實兩起命案的關聯。但是通讀一遍下來,他只覺得這童謠血腥暴力,最後沒有好結局,好像是在諷刺大象。
吉時又一次把會議室當做課堂,把這些刑警當成了學生,吉老師刑警課堂開課啦。
“各位,這首童謠跟其他大部分恐怖暗黑殺人童謠一樣,裡面都暗藏著兇殺、血腥、暴力。我們來逐一分析一下。首先,這首童謠的題目選用了小品臺詞,腦筋急轉彎的題目,但是作者只是拿來一半,後面分幾步的問題,跟他所要表達的主題無關。”
一名偵查員發言:“沒錯,童謠的題目就是最後大象的結果,這個我看懂了,大象得了冠軍,以為人類世界會歡迎它,結果沒想到人類更殘忍,歡迎它的方式是把它放進冰箱裡。”
另一名偵查員笑著說:“當然,這個放的步驟可不是那簡單的三步,而是把龐然大物大象給肢解成無數塊,放到無數個冰箱裡。其實這個腦筋急轉彎就是細思極恐,殘忍血腥。”
高朗附和說:“沒錯,我嚴重懷疑這個腦筋急轉彎是象牙販子想出來的。”
大家乾笑了幾秒鐘。
吉時本想敲桌面維持紀律,好在他及時反應過來,這不是課堂,下面那群人,他無權管教,於是繼續講解:“很遺憾,在作者的比擬之中,他自己就是大象,而把他這個大象殘忍放進冰箱的人類,就是你們——警察,或者說,法律。”
“我去,這是暗諷我們?警察抓罪犯,天經地義好不好?”
吉時趕緊擺手,“那是自然,在這首童謠裡,大象也不是無辜的參賽者,他已經說明了,大象就是兇手之一。也就是說,兇手非常清楚,自己做的事是不對的,犯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嚴懲。”
易文翰點頭,“所以你說兇手會在犯案三次之後,主動投案或者露出馬腳讓我們去抓他。”
“沒錯。”吉時點頭。
“那你怎麼確定,兇手是把自己比作這童謠裡的大象了呢?為什麼不是獅子老虎?那些猛獸可是逍遙法外啊,而且,他們還準備在下次比賽中繼續濫殺無辜。”易文翰追問。
“我為什麼認為兇手就是大象,為什麼認為這首童謠跟兩起命案有關,其實答案就在童謠中,大家可以把童謠中跟大象有關的句子挑選出來。”吉時說著,低頭在電腦螢幕上劃線,標出了除了最後面大象贏得比賽進冰箱部分之外,大象出場的句子。
高朗把那幾句唸了出來,“小烏龜慢慢爬,大象一腳踩扁它;黑猩猩最聰明,挑釁巨象掛象牙。”
易文翰問:“你是覺得,被廣告牌砸死的尹萌萌,口袋裡有烏龜的卡片,正好對應這句:小烏龜慢慢爬,大象一腳踩扁它?”
吉時聳肩,“顯而易見。”
“可是黑猩猩跟苗睿對不上啊,苗睿口袋裡的是小鳥,小鳥的句子是:小鳥兒停樹上,暴雨淋身地上砸。這句裡也沒有大象啊,”高朗反駁,“所以只有一句符合案件,湊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