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鐘已經過去。

李寬斜靠在椅子上吊兒郎當的喝著茶水,時不時的與紫鸞眉目傳情。

魏徵閉眼不語,似乎在思考李寬的問題,但又像是睡著了。

“這老頭子如果再不說話,我就要發脾氣了。”

李寬心底嘀咕道。

茶都喝了兩壺了,一會就得憋尿了。

魏徵似乎讀到了李寬的想法,說道。

“太子殿下,藏經宗之內有什麼,我們百官都只知其神奇,但不知道學的是什麼,所以傳道之事,我不好下定論,而大唐發展我也不能預測。”

“但我知道,您要廣開學堂,既然這樣,免不了排程國庫支出。”

“大唐看似繁榮,但也僅是這一年繁榮,去年洪災,前年內鬥,國庫今年充盈些許,但也不足以支撐大唐各處學府的建設。”

“除此之外,因為藏經宗廣發米種,現在糧食不愁,又因為以新的製鹽之法讓鹽量大增,鹽價下跌,鹽稅也少了不少,民生雖然解決,但國庫入賬卻成了麻煩。”

還有一點魏徵沒說,李寬直接將朝廷官員的俸祿按官職和職能進行了提升,少則提升十倍,高則百倍。

魏徵也是朝廷命官,之前清正廉潔,手下沒多少銀子,過的拘謹,如今漲錢自然高興,但他可不會說出來。

畢竟俸祿也是國庫支出的大頭,萬一李寬減了俸祿,過了幾天的好日子那就沒了。

李寬面帶微笑,魏徵能看見這一層,確實超出他的預料。

能從盛世之中看出問題,這才是良臣。

“那依魏大人之見,有什麼解決辦法?”

魏徵苦笑搖頭。

“太子殿下真是太看得起我了,臣對此毫無解決辦法,不如讓房丞相過來,我們一同商議。”

李寬站起來說道。

“這倒不必了,我已經有了對策,但需要魏徵大人出面。”

魏徵拱手拜道。

“臣願為大唐發展,鞠躬盡瘁,肝腦塗地。”

李寬揹負雙手。

“如今大唐賦稅,都交由各地布政使,由各地布政使清算以後再交由朝廷一部分,如此一來,各地政府留了一部分,再加上官員吃拿卡扣一部分,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就能折損過半,入庫不過爾爾。”

魏徵已經明白了李寬的想法。

“太子殿下是想稅改?稅改之事,頗為複雜,非一時半會兒可解決的問題,不如明日早朝攜百官商議?”

李寬搖了搖頭,他當然知道這件事麻煩,所以要走簡單的路子。

一步一步稅改,溫水煮青蛙,等百官反應過來的時候,都已經改完了。

“魏大人,沒必要那麼麻煩,我只需要你親選一批人,帶往大唐各州,讓後安排他們記錄各地稅收明細。”

“到了交稅之時,各地需要按照賬目將所有稅收全數上繳,然後再由朝廷根據各地每年開支下發資金,如此一來,可暫時控制其中浪費環節。”

聽見這話,魏徵點頭思考片刻。

“此計可行,但我還需謀劃細節。”

李寬點了點頭。

細節方面,他也懶得操心,朝廷養著文武百官,可不是讓他們吃白飯的。

就在這時,李寬丟出一道劍令,衝入魏徵懷中。

“拿著令牌,你可以去藏經宗的法學殿和聖儒殿學習,我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