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禮部尚書告老還鄉,湖廣佈政使司左布政使許峰賓升任禮部尚書的聲音也日漸高漲,一時間,整個大明官場變得波雲詭譎了起來。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儒家的反撲,也是諸子百家能否繼續壓制儒家的關鍵。

如今的儒家在內閣和六部都沒有靠山,只有一些中層官員如御史和給事中在苦苦支撐,如果許峰賓可以升任禮部尚書,那麼朝堂上的儒家官員也就有了主心骨,不至於像現在這樣處處受到打壓。

就在朝堂上鬥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一個訊息突然將朝堂上的百官都炸懵了。

有人舉薦墨家大弟子謝志軍外放為官!

本來這個訊息是不至於引起朝堂上百官關注的,謝志軍雖然有點身份地位,但也就那樣,而且這兩年來,謝志軍也沒少謀求外放,只是一直沒有好的位置。

如今的大明,想要外放到草原或者歐洲地區為官,一點都沒難度,可是外放在中原地區,那就沒那麼容易了,現在中原地區基本上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想要留在中原地區,哪怕以謝志軍的身份也沒那麼容易。

而這次因為禮部尚書告老還鄉,有一個從三品的左參政出現空缺,這個本不至於讓人關注,畢竟以謝志軍的身份地位,謀劃這個位置是很正常的。

只不過這次為謝志軍舉薦的人讓所有人都懵了!

御史!

儒家的人!

在所有人眼裡,這不亞於雞給黃鼠狼拜年!

要知道被舉薦的人犯錯,舉薦人也得跟著糟殃的,這次為謝志軍舉薦的儒家官員足足有四五十人,佔了所有儒家御史的八成官員,如果謝志軍犯了大錯,那麼只要輕輕推動一番,這些御史都要倒黴。

這些人一倒黴,絕對會要了儒家半條命,就算許峰賓真當上禮部尚書也沒用,沒人可用的話,禮部尚書也只是擺設罷了。

………

乾清宮,書房。

看著眾多御史的舉薦奏本,朱慈煌也是頭大如鬥,這皇帝不好當啊!

這些混蛋就沒一個省心的,沒人想著怎麼做事,倒是一門心思地全放在爭權奪利上了。

這些舉薦奏本,他倒是可以強行壓下,畢竟舉薦這種東西不是說御史們舉薦了,他就一定要聽的。

不過朱慈煌也不打算壓下,在朝堂上的黨爭中,皇帝的態度至關重要,現在擺明了是儒家對諸子百家的反撲,如果他出手壓下的話,就相當於向外界表明,他也對儒家不滿的態度。

如今的儒家在朝堂上的勢力本就不及諸子百家,要是再加上他表態的話,朝堂上的儒家勢力絕對會瞬間土崩瓦解的。

諸子百家獨大絕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如今在中原地區之外的官員,儒家佔了七成以上,而且還都是知府、布政使這種級別的實權人物。

如果朝堂上的儒家勢力崩潰,那麼留給這些人的,只有三條路,一條是背棄儒家,投入諸子百家的麾下,一條是在原地呆到告老還鄉,最後一條就是謀反了。

尤其是中亞地區和歐洲地區,天高皇帝遠,縱使有東廠、西廠、錦衣衛三大特務機構監管,但是那麼大的地盤,三大特務機構就算有三頭六臂也無法完全監控。

那些儒家官員紮根地方數十年,要是暗中練兵,誰又能知道,特別是這些地方官員貪汙極為容易,天高皇帝遠,監管又困難,以儒家在中原外的勢力,想要叛亂,再容易不過了。

所以斷絕儒家在朝堂上的勢力是行不通的,除非同時將中原外的那些儒家官員全部罷黜,再將孔家、朱家、程家下詔獄,要不然這事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