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早朝。

“陛下,禮部尚書魏星告老還鄉,禮部尚書空缺,臣舉薦湖廣佈政使司左布政使許峰賓升任禮部尚書一職。”

當日常政務處理完畢,孫乾第一個站出來道。

“陛下,臣亦舉薦許大人!”

“……”

看到孫乾站出來,其他儒家御史也紛紛站出來為許峰賓舉薦。

“諸位愛卿認為如何?”

龍椅上,朱慈煌澹然道,對於目前的黨爭局勢,他並不想插手,因為現在的黨爭局勢還在他的控制範圍之內。

聽到朱慈煌的話,滿朝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覷,卻無人出面回話。

“姚愛卿,袁愛卿,你們怎麼看?”

看到沒人回話,朱慈煌直接點名,姚宗文和袁可立是朱由校留下來的老臣,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是最大的幾人之一。

聽到朱慈煌的問話,姚宗文和袁可立的眉頭緊皺,從朱慈煌的話來看,朱慈煌並沒有打壓儒家的意思。

“回陛下,臣沒有意見。”

姚宗文躬身道,黨爭只是為了讓自己的日子更好,而不是為了找死,現在朱由校可還沒死呢,而且還帶走了二十萬精兵,要是欺負到朱慈煌頭上,等朱由校回來,絕對是一刀的命。

“臣也沒有意見。”

袁可立也拱手道,以前打壓儒家只是為了給墨家爭取生存空間,同時也是朱由校的意思,而現在朱慈煌不打算繼續打壓儒家了,那麼他自然懂得什麼叫見好就收。

當然了,見好就收也得看儒家識不識抬舉,不打壓不代表著就是軟弱可欺,如果儒家識趣,點到為止的話,那麼墨家自然不會再對儒家出手。

要是儒家不識抬舉,那麼打壓自然不會停下,被動反擊的話,就算朱由校回來也不會對他們如何,畢竟朱由校對儒家也沒好感。

要不然也不會在離開的時候還把馮從吾他們帶走,讓儒家在朝堂上無人撐腰了。

“既然都沒有意見,那麼此事就這麼定了吧。”

看到姚宗文和袁可立表明了態度,朱慈煌澹然地擺手道,他也不是要打壓諸子百家,他要的只是下面的人聽話。

禮部尚書的人選定下,其他的官職自然是順其自然,湖廣佈政使司左布政使的位置被儒家官員頂了,最後只留下了一個廣東布政使司左參政的空缺。

“陛下,臣舉薦鴻臚寺卿謝志軍謝大人升任廣東布政使司左參政一職!”

一位御史起身出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