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初長成(第1/2頁)
章節報錯
凡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聽過一句愛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賦。”
當然許多人也聽過,並且與許多人“科普”所謂的後半句:“但那1%的天賦才是最重要”。
拋開翻譯與愛迪生說這段話本意之類事情不去談(愛迪生原文也並無說努力無用的含義,但我英語不好,就不就原文分析了),傳播“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賦”這句話本身並沒有問題,反倒是到處去科普“這句話還有後半句,你被老師給騙了”——至少是最初那些刻意宣揚“你被老師騙了,天分更重要”的那些人,才是別有用心。
人的資質是有差距的,這毫無疑問,但對於絕多數人來講,你努力一生,也很難達到天資給你的天花板,你摸不到。
不過人的資質差異,並非只存在於“上限”上,在很多時候,它更容易體現在學習效率和進度上,而即便沒有達到上限,也有“瓶頸”。
重生之後的房長安有更多的心思與能力去觀察身邊的人,讓他在這方面感受最深的人就是張璐,她學習十分刻苦,稱得上是整個班級最刻苦的前幾名,但她自進入四班之後,直到初二結束重新分班,她在整個班級裡面最好的一次排名也只不過是三十四。
隨後升初三分班,四個重點班被合併成了兩個,張璐毫無疑問地被分到了普通班。
另一個讓房長安有這種感受的人則是王珂。
整個初一階段,王珂的學習認真程度基本呈上升曲線,沈墨轉學,進入初二之後,過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在房長安有意無意的引導之下,她才慢慢養成了自己的學習習慣。
初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王珂第一次躋身班級前十,第九,期末第七;下學期期中考試第四,年級十一,期末考試的班級排名仍是第四,年級排名則第一次躋身前十。
如果能一直保持住這個成績,中考正常發揮的情況下,她有很大的機率進入縣一中,但距離市一中仍然差著段位。
房祿國曾經提到過一次這件事情,說房長安他們這一屆可能會創二中歷年中考之最輝煌,一方面他有可能考上市一中,另一方面年級裡面的尖子生們都很出彩,覺得有機會拿下二十個縣一中名額。
如果王珂能保持年級前十,縣一中基本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但對她來講,這遠遠不夠。
初三分為九個班,重點班是八班和九班,房長安在九班,班主任依舊是程夢飛,班主任是程夢飛,她有關係也有成績,只差了資歷而已,有成績無資歷或許不好提拔,有關係無資歷則就無關緊要了,成功地拿下了一個重點班名額,並且點名把房長安劃拉到了自己的班裡面,理由是:“這是我教出來的學生!”
王珂毫無疑問也被分到了重點班,二分之一的機率,她被劃拉到八班去了,好在房長安未雨綢繆,提前找了程夢飛幫忙,八班班主任要她拿劉貝來換,程夢飛不捨得,幾次討價還價,最終用王莎把王珂換了過來。
王珂也並沒有辜負程夢飛的“青睞”,進入初三之後第一次月考,就比初二時來了個大躍遷,直接打破了年級尖子的固有格局,班級第三、年級第五,並且在期中考試繼續保持住了這個排名。
但一直到這學期結束,她最好的成績也就如此了,甚至在一次月考時還倒退回了年級第九,期末考試才又重新殺回來。
即便王珂再樂觀,也不認為二中幾年考不上一個市一中,今年能一下子考四五個,這根本不現實,能有一個校長都能高興得合不攏嘴。
隨著進入初三下學期,她明顯變得有些急躁起來,尤其是看著中考日期臨近,而自己始終止步不前,就愈發苦惱和焦躁。
春暖花開,天氣一天天的暖和起來,五一假期開始前,房長安他們考完了實驗加試和體育加試,假期之後正式進入全力備戰中考的最後衝刺階段,不論家裡還是學校,師長們對應考生們的態度以明顯幅度變得愈發和藹起來,說話都輕言細語的。
兩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外界發生了不少事情,與以往一樣,有房長安熟悉的,也有些陌生的。
2005年1月18日,中國科學考察隊成功抵達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同一天韓國漢城改名首爾;1月30號釋出關於“三農”一號檔案;3月14日透過《反國家分裂法》;3月18日最後一位在世“******”***逝世;6月7日農村稅費改革試點會議結束;8月15日中國第一個月球儀面世;8月18日著名喜劇演員高秀敏逝世;10月12日第十屆全運會在南京舉辦……
而到了2006年的開年,1月1日元旦,中國迎來一大歷史性事件:在古老神州大地施行了兩千六百年之久的農業稅,正式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