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製造大體分為設計、生產、封裝三個步驟,在行業發展早期,都是一家公司獨立完成這三步(idm模式),之後隨著工藝越來越複雜,並且獨立做太浪費產能,開始逐步出現了分工,到了如今,只有英特爾、三星等寥寥幾家具備獨立生產晶片的能力,其他都是分工合作。

以古詩詞剛剛釋出的“癸一”晶片為例,要先找arm公司買架構授權,再找entraphics等公司購買eda設計軟體,然後自己進行設計,設計完了之後,把圖紙交給臺積電進行生產,生產出來的晶圓再交給日月光公司進行封裝切割測試,變成可以直接使用的晶片。

華為、高通、蘋果等晶片設計公司都是這個流程。

在這幾步裡面,內地幾乎在所有相關領域都有涉足,比如龍芯有自主架構(但沒人用,也沒地方用),華大九天在做eda軟體,晶片設計有龍芯、長江儲存、華為海思,晶片製造有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封裝測試有長安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

但是,對於古詩詞來說,內地一家可以替代的都沒有!

即便是後世網路上許多人說的祖國統一,也沒用,因為臺積電生產晶片最重要的高階光刻機,主要來源於荷蘭的asml公司,而asml要聽美國的……臺積電要聽,就連中芯國際也要聽……它不許,就誰也不能給華為代工!不然你就要被制裁!

光刻機是絕對的人類科技巔峰結晶,同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單獨完成,除此之外,還要解決架構、工業軟體、晶圓……每一個都不是短時間能追趕上來的,何況還有《瓦森納協定》在外虎視眈眈,只要你有成功的苗頭了,就降價傾銷把你打死!

總之,半導體確實是中國的軟肋,並且很難短時間內做出立竿見影的彌補,甚至就連想要彌補都困難。

因為可以買得到……既然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晶片,為什麼要費力不討好的去從頭開始做呢?

後世的華為被堵死在這條路上,就像是大家原本都在比拼廚藝,但是忽然有一天,做菜用的所有東西都買不到了,市場上的商家都不肯賣給你。

這時候你再想要做出一份紅燒肉來,跟別人去比廚藝,就得自己打鐵、鑄鍋,榨油、曬鹽、釀造醬油、種蔥、種姜……所有材料都得自己準備,還得建個豬圈,養豬殺豬……

可他原本只是個廚子……

房長安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告訴這個廚子,你不僅要練好廚藝,還要提早學打鐵、學種菜、學養豬……

結果可想而知。

他在深圳待了三天,隨後返回,開始陪著王珂去拍婚紗照,也就就在此期間得到了華為的回應,對方用詞委婉客氣,但真正的態度不難感受到

——吃飽了撐得!

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暖心,但很現實,屬於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反應,易地而處,換了房長安在那個位置,也只會做出這樣的反應。

不過跟華為的合作還算比較順利,幾款晶片都談了下來,只有最重要的,也是房長安最想要的基帶晶片被卡住,華為還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對這個中國市場最大的對手出售。

高通可以對蘋果出手基帶晶片,因為高通不做手機,蘋果跟高通鬧翻了,華為也可以說歡迎跟蘋果合作,因為安卓跟蘋果屬於兩個陣營,而且有助於瓦解蘋果的形象並進一步樹立自己的形象,到時候可以讓水軍宣傳說“你看蘋果也得用華為的基帶,華為吊不弔”……

但作為目前內地市場出貨量第一、市場佔有率第二的手機廠商,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頭號大敵,是不是要用自己的最大優勢之一來“資敵”,無疑是需要考慮的。

在華為對消費者業務野心勃勃的情況下,這個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房長安並未對此抱有多大希望,隨後沒過幾天,華為那邊也傳來了回覆,並沒有將自家基帶晶片外售的計劃。

房長安並不失望,只是有些感慨,隨後開始讓人與中興進行接洽。

因為面對美國製裁束手無策、只能無條件接受對方的舉動,中興似乎成為了一個恥辱,然而不論怎麼說,它依舊是國內為數不多真正站在世界頂尖行列的科技公司。

不論4g基帶還是5g基帶,中興都在第一梯隊,在海思很長時間都是敵手的情況下,不論高通、聯發科、展銳還是中興,他都想保持住合作關係。

這不是很快就能談妥的事情,可以先從小專案慢慢進行試探性的合作,此後再慢慢增加增深……

鬼知道五年之後,對岸的大棒會不會砸在古詩詞的腦袋上,多做一些積累總是沒壞處的,不能寄希望於“我很弱小,它就不打我”。

要是這麼慫,自己何必去做手機?有一個小米就夠了。

這些事情裡面,天氣越發冷起來,京城落下了第一場雪,房長安的第一場婚禮也接近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