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馮褲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白奎因覺得挺逗,把這段翻譯給莎拉,而莎拉瞪著大眼睛,一臉茫然,完全Get不到笑點。
白奎因一攤手,說道:“看吧,馮導,這就是文化隔閡,傑克成能取到成功,是因為他充滿喜劇風格的動作戲,那是跨種族,跨文化的。
我們即將上映的《美麗人生》,除了羅伯託·貝尼尼類似巴斯特·基頓的表演之外,還有二戰和集中營的共同記憶,因此我相信他會成功的。
您的馮氏喜劇,我看了《甲方乙方》,惡搞巴頓將軍那段很有意思,但這還不夠,您的喜劇很難獲得美國觀眾的共鳴,所以我非常想知道,您將如何征服美國觀眾呢?”
雖然馮褲子很少宣揚,但他確實是華國導演中最早“國際化”的那批人,他要只參加過國外電影節的張謀子和陳大導,更瞭解國外的電影市場。
1993年,馮褲子與另一名著名內地導演鄭曉龍合作執導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是華國首部全程在美國拍攝的電視劇,還聘請多名外國演員擔任主要角色。
那算得上馮褲子在國際化之路上邁出的第一步。
隨後,是白奎因剛剛提到的《甲方乙方》,痴迷巴頓將軍的書店老闆參加了“好夢一日遊”,穿著二戰時美軍指揮官的軍裝上了“前線”。
即將上映的電影《不見不散》,展現的是兩個北京人在洛杉磯的愛情故事,影片也是在美國拍攝而成的。
其實這問題馮褲子早就準備好了,立即搬出了腹稿。
“我想好了,我打算以東方背景講述西方人熟悉的故事,就像《獅子王》巢狀《哈姆雷特》的故事那樣,在電影中融入我們的武俠元素,加上好萊塢的精良製作手段,製作華國電影很少有的商業大製作,用出神入化的武術、詩意淡雅的山水以及金碧輝煌的宮殿去吸引美國觀眾……”
白奎因毫不客氣地擺擺手打斷他,說道:“不久前,安·李也找過我,他的創意也是這樣的,東方風格的武俠電影,歐美人熟悉的《理智與情感》的故事核心,他還打算使用邦女郎楊紫瓊作為女主角,華語世界知名度極高的發哥當男主角,兼顧歐美和華語市場……”
馮褲子心中暗自嘆息,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難不成已經讓安·李捷足先登了!
“不過……我拒絕了他,安·李現在應該去找別人了,聽說索尼哥倫比亞倒是挺感興趣的。”
“為什麼?”
馮褲子大感疑惑。
“兩邊都想討好,必定兩邊都討不得好。”白奎因的回答斬釘截鐵,“只有安·李這樣同時受到兩種文化衝擊,才會想要平衡兩者,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也許投入大量的宣發,或者走衝獎路線,可以把觀眾騙入影院,但普通觀眾觀影后,口碑肯定會立即下跌,最後的票房也不會令人滿意的。
我和你一樣,拍的都是商業電影,比起想辦法融合兩種文化,讓兩邊都能接受,或者都難受……
我更喜歡去討好某一方觀眾的喜好,換來實打實的票房。
本來以為,我們能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哎……”
說完,白奎因放下了筷子,作出了一言不合便要離開的架勢。
馮褲子還在咀嚼白奎因的話,而他老婆徐凡的反應更快,趕緊捅了捅馮褲子,並且說道:“我家老馮啊,其實就是心氣大,那些人說他就會拍喜劇,他就想拍一個不一樣的給他們看看,但實際上啊,已經和他那幫朋友倒騰起明年的賀歲片了,還是喜劇……”
馮褲子欲言又止,他拍了多年的喜劇,又怎麼不清楚其中的問題,之所以沒有和白奎因談他的賀歲片,是有實際原因的。
白奎因不等馮褲子解釋,直接挑明瞭賀歲喜劇的缺陷:“據我所知,現在華國影院平均一張電影票的價格是二十元左右,一張盜版碟的價格是五元左右,普通家庭的月收入在一千元左右,人們在娛樂方面的支出會比較低,大部分情況下,大家更願意買一張盜版碟回家看電影,及經濟又實惠。
《甲方乙方》這類賀歲片的缺點,就是無法短時間吸納大量觀影群眾進入影院,只有那種場面火爆的好萊塢大製作,才會引來觀眾的觀影熱情。”
馮褲子聞言險些從榻榻米上跳起來,這個小老外太懂華國電影市場了,但正是因為白奎因每句話都說到了點子上,卻讓他對說服白奎因投資自己的電影更沒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