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負有心人,到最後,白奎因還是讓馮褲子給堵到了。

東京上野的傳統日式餐館,白奎因和莎拉席地而坐,桌對面是馮褲子和徐凡。

和白奎因交流不需要用英語,這讓馮褲子覺得特舒適。

在洛杉磯拍《不見不散》的時候,馮褲子和片場的美國工作人員交流都需要翻譯。一口京片子的馮褲子,很多用詞讓那些唐人街長大的翻譯難以理解,結果還得先慢慢和翻譯說清楚,那段經歷給馮褲子留下了心理陰影。

加上吃得不合胃口,劇組為了省錢安排的酒店條件也不行,讓馮褲子對美國就沒留下什麼好印象。

但即便如此,美國依然是當今最大的電影市場,擁有最先進的電影製作技術,和最完善的電影工業體系,當然了,對於電影業的投資也是最多的。

大船四月登陸華國以後,橫掃了3億多人民幣的票房收入,去年謝導的大作《鴉片戰爭》也才7200萬人民幣票房,大船一部電影捲走了華國電影近半年的票房收入。

去年馮褲子首創的內地第一部賀歲喜劇《甲方乙方》票房收入3600萬,成績確實不錯,但和大船一比就被秒成了渣渣,可以說大船抽醒了一票華國電影人,從超過港島的喜悅中清醒過來,開始著眼全世界。

馮褲子在洛杉磯拍片,也臨時僱傭了不少美國電影人,和他們的交流中也瞭解到了不少美國電影的運作方式,其中最讓馮褲子羨慕的,除了人家的電腦動畫技術之外,就是拍攝資金的資本化運作了。

特別是韋德馬克映像和華爾街電影投資基金的合作,隨著維克多先生的業務在好萊塢逐步開展,韋德馬克映像也經常被當做範例廣而告之,以至於韋德馬克映像起家的“秘密武器”現在已經是盡人皆知的秘密了,連馮褲子這種外國劇組都能打聽到。

年化25%35%的電影投資資金,雖然成本不低,但是拍電影最難的就是找錢,即便大廠也是一樣的,維克多先生的基金不需要固定資產抵押,只評估電影專案的優劣,這對很多缺乏資金的劇組來說,不亞於福音天降,需要大唱哈利路亞的。

而維克多先生也賺到了,第一期5+2的電影投資基金,當初籌得的總金額高達15億,從97年的《美國精神病人》開始,至今已經投資了二十多部電影,雖然受到大船影響,撲街了一兩部,但本錢沒損失多少,預計一年的平均收益高達30%。按照這個勢頭,等五年期滿,投資人將迎來本金翻一番的豐厚回報。

馮褲子清楚,這一套暫時是沒法搬回華國的,但是美國佬有錢是事實,那麼找美國佬投資自己的電影,行不行呢?

在華國拍電影找錢太麻煩了,《不見不散》的大投資人是中機現代貿易公司,託了關係求爺爺告奶奶才弄來的錢,而且由於投資方不懂電影,引起的後續麻煩也不少。

馮褲子時常感嘆,找一個懂電影的投資人,實在是太難了。

不久前,老夥計何平放棄了北影廠的“鐵飯碗”,跳槽去了哥倫比亞影業的亞洲分公司,擔任製作顧問。

老夥計找到馮褲子,提出由哥倫比亞投資,讓馮褲子拍一部能夠打入美國市場的電影。

比如傑克成的《紅番區》,北美三千多萬美元票房啊,那可是Dollar啊!

馮褲子口頭上答應考慮考慮,但是卻對自己的電影能否打入美國市場並沒有信心。

接下來,便傳來了《尖峰時刻》北美首週末票房三千三百萬美元的訊息。

兩週三千萬、三週破億,傑克成在北美颳起了“龍旋風”。

見到這個成績,馮褲子沉寂的心,又癢癢了起來。

此時剛好得知白奎因為了《尖峰時刻》華國首映來了北京,還投資了張謀子的電影,連向來高傲的陳大導都跑去拉投資了,馮褲子立即就坐不住了,趕緊也追了上去。

在上海沒堵住,直接就跟著來了東京,這才有了上野這頓飯。

聊到洛杉磯拍片,馮褲子拍手笑道:“對,對!帕薩迪納,我們的電影主要是在帕薩迪納拍攝的,南面就是華人社群,唐人街。

我們還有一段內容吐槽呢,徐凡,還記得那段臺詞吧?”

馮褲子的老婆徐凡接過話頭,說道:“那個區的報紙是中文的,電視是國語的,洗衣店、加油站、飯館全都是華國人開的,連郵差都是華國人,有的時候我就想啊,我是不是移民移到廣州。”

“還是廣州郊區!”馮褲子接上下一句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