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回報的是熱情的擁吻,混合了眼淚,有點鹹。

兩人似乎又找回了兩年前的狀態,對彼此充滿了索求和佔有慾,生怕抽離了便無法回到原點,於是更加用力抱緊對方。

直到精疲力盡……

白奎因撥弄著莎拉為了飾演吸血鬼獵人巴菲而特意染成的金髮,終於還是說道:“我可能需要出去避避風頭了……”

把頭枕在男人胸膛的莎拉忽然身體一僵,連忙側過身來,和他面對面,盯著他黑色的眼睛問道:“為什麼?就因為馬特·達蒙……”

白奎因連忙按住莎拉的嘴,既然大家都不提那件事,那就不要破壞默契。

“不是的,是關於大統領的彈劾案,薩曼莎建議我在局勢明朗前,不要被媒體抓到把柄,因為現在我已經陷入了和大統領年初時相同的境遇……”

後面的話,白奎因就不方便說了。

馬特·達蒙的爆料,顯然有哈維在背後支援,這就跟美軍轟炸基地組織的基地一樣,是在為大統領轉移視線的舉動。

哈維那個大統領的“鐵粉”是絕對幹得出來的,更何況米拉麥克斯還有《賭王之王》在九月上映,剛好和《尖峰時刻》打擂臺,抹黑他白奎因,也能壓一壓《尖峰時刻》的票房。

發動輿論潑髒水,這是哈維慣用的伎倆了。

好在《尖峰時刻》是傑克成擔綱,白奎因的負面新聞對電影的影響並不大。

但是怕就怕哈維還有後招,而且很有可能他真的策劃了後續的陰謀。

最差的情況便是,白奎因陷入和大統領一樣的狀況,被迫和大統領繫結。

一旦他公開否認出軌行為,對方極有可能變出類似“藍裙子”這樣的證據,那麼白奎因就成了娛樂圈的“大統領”。

這樣的話,白奎因將幫大統領一個大忙。

按照薩曼莎的話說,從傳媒學的角度,增加一個“倒黴蛋”可以消解公眾針對大統領的不利觀感,會讓他們覺得這類事情很普遍,並不是那麼的難以容忍。

“你看,這就是個大家都會犯的錯誤,白奎因就是例子。”

可惜,即便如此,白奎因依然是吃力不討好的,既不會得到大統領的感激,還會招惹到正要彈劾大統領的象黨人士。

在國會商業委員會恰好分管傳媒行業的約翰·麥凱恩參議員,其人對白奎因的觀感很重要,可以說他能夠一言決定UFC的生死。

萬一針對大統領的彈劾不順利,象黨領袖之一的約翰·麥凱恩,很有可能遷怒於“亂入”的白奎因,只需一紙禁令就能讓UFC的節目從有線電視臺下架。

現在他不能承認,也不敢否認,最好的情況是不做表態,一直等到大統領彈劾案塵埃落定再接觸媒體。

算一算也不過就是兩個月左右的事情。

在家躲兩個月顯然不現實,那會顯得太過刻意,因此薩曼莎的建議是讓白奎因出國躲一躲,剛好九月份《尖峰時刻》在多個海外市場上映,那就藉著宣傳電影的由頭跑出國吧。

可以儘量避開美國媒體,國內的團隊還能發一發他在外活動的通告,不至於“人間蒸發”。

這就是所謂的“避風頭”。

白奎因向莎拉解釋了自己的計劃,拉上剛剛結束《吸血鬼獵人巴菲》的拍攝工作的莎拉一起出去“避風頭”。

莎拉當然是欣然同意,覺得自己又一次收住了這匹脫韁野馬的心。

接下來便是出行的準備工作,加急申請途經國家的簽證,白奎因還抽空去錄製了《囧司徒每日秀》。

當然了,這次節目,他和傑克成在採訪全程只談《尖峰時刻》,拒絕了和大統領有關的一切問題。

電視臺和小報堵了三天也沒堵到白奎因,記者們心說,你總不可能不出席在紐約舉辦的《尖峰時刻》的首映儀式吧。

結果,還真就沒出席!

一些和韋德馬克映像關係不錯的媒體,提前接到了通稿,白奎因將會參加《尖峰時刻》的首映,只不過是在港島舉辦的那場……

1998年9月3日,“跑路”的白奎因來到了港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