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不靠譜的國際發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到了香港,白奎因才發現,這次又被華納給坑了!
《尖峰時刻》和其他幾部韋德馬克映像的電影一樣,依舊是華納兄弟負責國際發行,並且按照慣例,海外上映時間比美國本土晚一個月。
但是,這次《尖峰時刻》臨時撤出了暑期檔,北美院線上映時間延後了一個月,變成了九月初上映。
依照慣例,海外發行應該和北美同步延後,但是華納兄弟在歐洲、日韓、澳洲等主要市場都調整了檔期,獨獨留下了華國和港島未能延後,僅僅比北美晚一週。
其實按照傑克成的建議,港島和華國應該放到春節檔期上映會更好。
但是,管理僵化的華納兄弟國際發行部門,也拿出了各種的理由拒絕調整。
比如擔心太晚上映盜版會衝擊票房;比如好不容易爭取到了華國上映的機會,如果延期將遇到很多複雜的行政稽核。
所以結果就是,華國和港島竟然做到了幾乎和北美同步上映《尖峰時刻》。
即便白奎因覺得華納兄弟國際發行部門的藉口有點不靠譜,也拿不出證據反駁。
你是直覺,人家是經驗,辯不過的。
等白奎因到了港島,隨便翻了翻本地的報紙雜誌,就立即發現,這次完全是被華納坑慘了。
八月底,港島在大陸的幫助下,打跑了索羅斯等國際炒家,艱難守衛了港幣和港股,此時的港島民眾還處於群情激奮的時期。
好萊塢製作的電影,對他們來說不是激發他們掏錢買票觀影的動力,反倒有可能讓他們對著海報唾一口。
再加上肆虐一年的金融危機的餘波,民眾的消費能力也在大幅下降,電影票房普遍不景氣,除了至今依然在放映的大船之外,只有《風雲雄霸天下》的票房最高,也才區區三千多萬港幣。
幾個因素綜合下來,白奎因都能感到大環境的“冷風”撲面而來,不信那些常住港島的華納兄弟國際發行部門的工作人員不知道,只不過《尖峰時刻》沒有華納的投資,他們何必那麼上心折騰自己呢。
這也不是韋德馬克映像第一次在華納兄弟的國際發行上吃虧了,《無間行者》便吃了不少虧,華納兄弟國際發行部門絲毫不會根據市場靈活調整,在德、法、日本等市場和大船正面硬剛,結果自然是被碾壓。
使得《無間行者》的海外票房最終還不到七千萬美元,遠沒達到大家的預期。
華納兄弟國際發行的“騷操作”還不止這些,很快中文十級的白奎因,就從負責首映儀式的院線經理和同事的隨口抱怨中,聽到了更讓他無語的事情。
華納竟然還在《尖峰時刻》上捆綁了另一部他們自己的電影,院線要放就兩部一起放。
在一些好萊塢電影受歡迎的地區,華納、派拉蒙、福克斯這種大廠,經常使用這種“搭售”的方式和院線合作。
比如大船《泰坦尼克》大受歡迎,一些院線要想拿到大船的複製,必須同期上映福克斯家的另一部電影。
急於在大船上回本的福克斯幹得最不地道,在華國地區搭售的竟然是史泰龍1996年的“老片”《十萬火急》。
派拉蒙則在《拯救大兵瑞恩》上搭售了另一部同為派拉蒙和夢工場合作的電影《彗星撞地球》。
這部電影被同期上映的《玩盡殺絕》完敗,主演湯米·李·瓊斯盡顯老態,非要硬著頭皮拯救地球,在“爛番茄”的腐爛度從一開始就是40%,上映後不斷往下掉,最後在20%左右停步。
華納兄弟國際發行自然也要遵守“行業規則”,在普遍看好的《尖峰時刻》上搭售《天使之城》。
派拉蒙搭售的多少還是夢工場的作品,而華納兄弟搭售的電影竟然和韋德馬克映像無關!
這可不是白奎因新單曲碟中的歌曲《gels》,而是尼古拉斯·凱奇和甜姐梅格·瑞恩主演的同名愛情片。
這部影片中,甜姐的顏值明顯下滑,凱奇飾演的天使被設定成沒啥感情的面癱,大大限制了影帝的發揮,但作為愛情片來說,還是可堪一看的作品。
4月上映之後,北美累計票房達到了7200萬,一部愛情片,又沒趕上聖誕檔期,這個票房表現已經很不錯了。
坑就坑在,凱奇在《勇闖奪命島》、《變臉》、《空中監獄》中接連獲得成功,片酬已經高達兩千萬,甜姐的片酬也不低,電影中還運用了大量的cgi動畫,最後把製片成本堆高了5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