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雨傘音樂節、阿姆(第2/2頁)
章節報錯
“乾的不錯,阿姆!”下臺後,白奎因摟著阿姆的肩膀,勉勵道,“這周開始,你要忙碌起來了,本月底你的專輯《Tim Shady EP》上架,我們要集中宣傳了。”
“沒問題,老大,謝謝你給我的機會。”
阿姆和特拉維斯學著稱呼白奎因為“老大”,雖然他比白奎因還要大四歲。
最近一段時間,白奎因跑通告和進行演出的時候,都帶著阿姆,比培養LP擔任主唱的戰紋樂隊要用心多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去年夏天》的首映儀式時,獲得了那首《See You Again》。
由此,白奎因判斷,嘻哈說唱與搖滾、流行等曲風的融合,應該是未來的趨勢,否則無法解釋記憶碎片中大量的此類歌曲。
而阿姆的業務水平確實不錯,作詞和編劇一把抓,在創作上不需要別人提供額外的幫助。
其風格應該歸類為東海岸的NWA提出的硬核說唱,節奏強烈,屏棄了炫耀街頭匪幫的歌詞,更多關注在歌手自身的生活和成長,講述生活的街區和周圍人的故事。
這樣的歌詞,更容易被主流社會接受,換句話說,市場的前景更大。
隱約看到了未來趨勢的白奎因,立即安排斯科特和大機器的專屬律師傑瑞,以她需要一個長期穩定的合作Rapper為由,和阿姆洽談換約。
從一開始的1+2,三年三專的合同,換成了1+4,五專的合同,在歌手分成,和創作者分成方面也做了相應的讓步,想要儘量把阿姆留在大機器唱片。
不過白奎因一直捂著《See You Again》沒有拿出來灌錄,他打算看看阿姆的首專銷售情況,再決定是否讓他和自己合作《See You Again》。
《See You Again》是一首可以撐起一張單曲碟的主打歌,像RZA那樣完全放棄三首歌收益的情況不可能再出現第二次,這次白奎因需要謹慎選擇合作伙伴。
如果白奎因知道阿姆現在是什麼心態看待自己的話,應該會因為自己的那些小算計而感到羞愧。
阿姆不僅僅是以員工對待老闆那樣的心態看待白奎因,而是將白奎因視為自己的拯救者。
從十幾歲便開始勵志要成為嘻哈歌手的阿姆,從88年就開始了說唱表演,在街頭,在酒吧,底特律每個高中的活動現場,他抓住一切機會登臺表演,為此他高中留級一年,最後在17歲輟學。
一邊打工,一邊繼續自己的說唱事業,用當廚師掙來的錢灌錄磁帶,頂著寒風在街頭兜售自制的磁帶。
經常因為去外地參加說唱比賽或者演出而丟掉工作,最後甚至不得不帶著女朋友和女兒搬回母親的拖車。
事業的不順利,讓阿姆越挫越勇,卻也在消耗著他最後的氣力。
大機器唱片,就像天降騎士,在他和夥伴分道揚鑣,再次失業,山窮水盡的時候出現,給了他一份作為白奎因的伴唱的工作,讓他能夠領到一份雖然不高,但是能夠維持穩定生活的薪水,而且還告訴他,大機器唱片將會為他發行專輯。
這時候的阿姆,別說1+2還是1+4了,只要能讓他發一張專輯,他就滿意了!
他想證明,嘻哈說唱不是黑人的專屬,一個底特律出身的白小子,也能成為一個有專輯傍身的說唱歌手。
更何況僱傭他的,還是開創了“唱說唱”新風格的白奎因。
阿姆第一次聽到《Feel Good Inc.》、《Radioactive》和《Demons》這三首歌時,便覺得一條新的道路在自己的面前展開了。
最近這段時間他都在試圖創作類似風格的歌曲,嘻哈部分倒還好說,苦就苦在副歌部分的創作,對沒有經歷過專業訓練的阿姆來說,太過困難了。
所以他暫時乾脆轉換了思路,自己目前的身份不是白奎因的嘻哈伴唱麼,乾脆取樣白奎因的歌曲的副歌部分,自己填詞說唱部分。
用這個方法,阿姆已經制作了兩首歌的小樣,只是他暫時還不敢直接拿出來,打算在和白奎因多接觸一段時間,找到合適的時機再說。
不知不覺間,阿姆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已經悄然把自己放在學徒的位置,將白奎因奉為導師。
白奎因確實有“導師”氣質,總是喜歡在樂隊成員和公司員工面前勾勒宏偉藍圖,講述遠大前程。
如果他不是有一張三白金唱片的成績作為背書的話,一定會被人嘲笑吹牛皮的。
……
“哈哈!你在吹牛,小白!”
“小白”,現在是傑克成對白奎因的專屬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