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1日,勞動節週末小長假,西雅圖。

西雅圖中心外的廣場上,正在舉辦的是Bumbershoot(雨傘)音樂節。

&ninem,他將帶給我們《Just Dont Give a Fxxk》!”

唱了三首歌,滿身大汗的白奎因,將舞臺交給了阿姆,自己趁機退場休息。

阿姆穿著一身黑色的連體工裝,弓著背從側面走上舞臺,把話筒頂在嘴邊,開始念起經來:“Slim sike jim brady……”

“I just dont give a fxxk!A~~~”

“Cause i just dont give a fxxk!Ah~~~”

……

“QB,你從哪個貧民窟把這傢伙給翻出來的,Ha?”

雨傘音樂節的主辦方,One Reel的CEO諾曼不知何時出現在白奎因的身邊,調侃起舞臺上的Eminem。

在諾姆看來,學出一身黑人腔調的白人,一定是在黑人貧民窟長大的。

好吧,讓他說對了。

“底特律,阿姆是在底特律長大的,諾曼先生!”

“怪不得!”

居住在科技之城西雅圖的諾曼,顯然對五大湖的老工業城市不太感冒,和白奎因閒聊兩句就溜達到別處去了。

儘管諾曼有些鄙夷嘻哈樂,但是阿姆能出現在這個舞臺上,還要多虧了諾曼。

從93年執掌One Reel後,諾曼秉承著開放態度來經營這個有二十年曆史的音樂節。

他不僅讓嘻哈樂登上了以往一直被搖滾樂把持的雨傘音樂節,還引入了來自全球各地的音樂家,日本的,法國的……

除了音樂之外,諾曼還安排了戲劇、詩歌朗誦等節目,致力於將雨傘音樂節打造成一個藝術盛會。

甚至還有一隻來自衣索比亞的馬戲團,在為其三天音樂節的第一天進行了表演……

當然了,勞動節當天的重頭戲還是搖滾,畢竟西雅圖是吉米·亨德克里斯、Nirvana(涅槃樂隊)、Pearl Jam(珍珠醬樂隊)和Soundgarden(聲音花園樂隊)的發源地,被譽為垃圾搖滾(Grunge)的中心。

今天最受矚目的並不是白奎因的火焰炸彈樂隊,而是一隻來自英國的搖滾樂隊,Radiohead。

1997年5月,Radiohead拿出了一張神作,《OK Computer》。

和白奎因一樣,在這張專輯中Radiohead大量運用了新樂器和合成電子音。

儘管晚了白奎因的《20》專輯三個月,《OK Computer》依然追上了《20》的成績,不久前拿到了三白金的銷量認證。

按照大衛格芬的話說,Radiohead是白奎因在格萊美戰場上的勁敵。

因為按照格萊美的分類,白奎因竟然無法競爭搖滾類的獎項,而是被分類到“另類音樂”了!

“風格割裂”,是大部分樂評人在評價《20》時,堆砌了許多的溢美之詞後,在“but”後面常用的評價語。

《20》的12首歌曲,只有《Its my life》《All I Need Is You》和《I Dont Wanna Miss A Thing》,被歸類到流行搖滾。

《War Paint》、《Tling Me》以及翻唱的《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被認為是金屬樂。

《Feel Good Inc.》、《Radioactive》、《Something Just Like This》、《Demons》,還有《Radioactive》和《Demons》的嘻哈版,全都被歸類到另類音樂中。

搖滾和另類對半開,儘管白奎因認為即便是另類也該算成是另類搖滾,但是他卻沒有能力左右格萊美評選委員會的判斷。

同樣被大衛格芬視為白奎因在獎項上的勁敵的,還有2月發行新專《地球人》的大衛·鮑伊,以及即將發新專輯的冰島女歌手比約克。

不一會兒,阿姆的獨唱完成了,白奎因再次上臺,和阿姆合作了一首《Feel Good Inc.》,完結了在雨傘音樂節的全部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