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兩個袁華今兒撞上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到《極挑》,這節目都已經準備要拍第三季了,但袁華自打第一季結束就沒錄了,不過退出之前隨手向節目組推薦了前隊友張一興。
他之所以第二季就不去了,一方面是因為工作太忙,壓根沒有空閒時間錄綜藝,其次是他本來也不太樂意錄綜藝。
明星為什麼錄綜藝?無外乎就是為了兩樣東西,一是曝光,第二是錢。
而袁華現在一不缺曝光,二不缺錢。所以說不論再火的綜藝節目,其實對他來說意義都不大,自然就沒必要再委屈自己。
再說演員頻繁參加綜藝節目,其實對自己的演藝事業也是有妨礙的。
因為一個演員的綜藝節目形象,會嚴重影響他在影視劇中的角色塑造,主要是特別容易讓觀眾出戏。
尤其是真人秀節目,因為打著真人秀的招牌,說是展現真實的一面,這就導致有很多觀眾會下意識的將你在綜藝節目裡面的角色定位,跟你本人深度繫結,甚至堅定認為你這就是你的真實形象。
但是眾所周知,真人秀也是有劇本的,為了戲劇效果和收視率,每個明星也有自己的角色定位。
一個明星參加的節目越多,個人心理側寫就會越來越豐滿,形象也越發根深蒂固。
一旦你之後接的角色和你的“形象”相悖,那觀眾肯定就接受不了!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鄧朝,他自從參加《跑男》以後,那種逗逼形象逐漸深入人心。
以至於很多觀眾都說,看鄧超的電影,老覺得他下一秒就準備搞笑了,甚至已經沒法接受他再演正經角色了。
然而鄧朝以前是能演正劇的,也是能演好那種悲情角色的。《烈日灼心》裡他的演技也曾經廣受好評,但現在都已經回不去了。
跟鄧朝同病相憐的還有黃教主,當時《八佰》裡面黃教主飾演的特派員一出場,影院裡面窸窸窣窣笑聲連成一片,悲壯肅穆的氣氛蕩然無存,所以說這個真的沒法弄。
所以說要想當一個好演員,起碼還是得保持一定的神秘感。
不要過度曝光,一定要給觀眾留點想象空間。那樣你一出場,大家就感覺這是一個有戲的角色。
而不是你一出場,大家就已經或者準備笑了。
……
“元老爺子,久仰大名,如雷貫耳。”
元華伸手跟他握了一下,哈哈大笑道:
“何止,恐怕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吧?畢竟人家天天在你跟前念我的名字。”
袁華只得附和道:“確實……”
老爺子看著他戲謔道:“大家都叫袁華,然而現在大多數都知道你這個袁華,卻不知道我這個元華,我今天屬於是李鬼撞見了李逵……”
袁華趕忙擺手說:“別,老爺子您可千萬別跟我開這種玩笑了,不然我這真的要無地自容了……”
第一次遇到和自己“同名”的業內前輩,屬實有點小尷尬。
雖然兩個人同名不同姓,但讀音其實是一模一樣的,都是讀二聲,所以說情況其實也差不多。
其實,娛樂圈同名同姓的還是有不少的,一般情況下,同名不可怕,誰不紅誰尷尬!
然而偏偏和袁華同名的這個老爺子,人家是52年生人,早在72年,就作為李小龍的替身在電影《精武門》中出道。
而袁華是12年出道的,人家比他出道早了整整30年,這輩分不知道比他高到哪裡去了,只有他做低伏小的份兒。
其實袁華早就知道有這麼一個前輩,畢竟他演那個《功夫》裡面的包租公,說實話還是印象比較深的……
但袁華也沒有太當回事兒,他以為兩人大機率不會有線下碰面的機會,畢竟老爺子早已年過花甲且遠在香江,早就已經處於半隱退的狀態了!
誰曾想突然就在這兒遇上了,也只能感慨一句,人生的際遇真是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