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寨主氣喘吁吁小跑到蘇青媖家裡,但到了院裡,發現竟擠不進去。

只見柏家寨的女人們把蘇青媖團團圍在中間。

忠寨主踮著腳,就見蘇青媖正跟大家說著什麼是嫩芽什麼是茶青,又該如何採摘之類的話。

忠寨正聽得起勁,正伸著脖子往裡看呢,就見內圈裡的婦人已是紛紛轉身朝外跑了。

人多地差點把他擠倒在地。

他只好來回地閃避著。

天爺啊,一點都不尊老,要是造成踩踏可怎麼好。

他也想回去背了簍子上山去。他手腳也挺麻利的,半點不比婦人們差。

只是,又想起一個重要的問題。

擠到蘇青媖身邊:“青媖啊,你這麼一弄,怕是集鎮那邊人心不穩啊。”

蘇青媖也想到了這個問題。

思索了一番,便說道:“通知各寨,每家必須出一個勞力往集鎮那邊工作,如果沒有男勞力的,婦人抵上。”

“實在無人出工的,記在本子上,將來會以其它方式或是銀錢,充抵聯盟會里必須出工的工作。”

“集鎮那邊怕是要輪換一批人,為了避免新工人工種不熟,忠叔,你和我家思淵思源要往那邊通知一下,並辛苦一下在那邊視查工作了。”

“好好。我明白。這樣公平。大家也不會心生怨言。”

忠寨主和思淵思源立刻出發,趕往集鎮及各寨通知。

而向柏家寨湧來打聽訊息的各寨主和山民們,半路得了確切訊息後,立刻就轉身回了自家寨子。

回程用的時間生生比來時少了一半。

大家從沒覺得時間這麼不夠用。

一斤300文!

那個說,我家裡的女人手腳麻利的很,一天能採不少。

另一個說,我家人多,一天搞不好能得好幾兩銀子。

大家想著銅板往懷裡撲的感覺,臉上樂開了花,腳下生風。

回了寨子一通知,大家紛紛往山上跑。

揹著簍子、麻袋,提著籃子,帶了乾糧和水,攜家帶口的,就往山上跑,生怕比別人晚了。

而柏家寨的寨民們已早早衝向山頭了。

寨子裡再一次安靜了下來,連狗都不叫喚一聲。

蘇青柳也躍躍欲試,她手腳很勤快的。

也想出一份力。

但蘇青媖讓她和魯氏母女在家檢查山民們送來的茶葉質量。

山裡只剩最後一抹餘灰的時候,柏家寨的人陸續挑著擔子往蘇家跑來。

送過來的茶芽居多。

畢竟大家一聽嫩芽三百文一斤,就沒再理會三十文一斤的茶青了。

只是上了山才知道,這嫩芽哪是好採的?

一枝條才一顆芽頭。有些人採一天,才幾兩半斤的,最多的一個也才一斤出頭。

蘇青媖對此早有預料。

嫩芽要那麼好得,能三百文一斤?

一天要能採個二三十斤的,怕是接下來一年全家都可以在家裡躺著吃了。

蘇青媖帶著魯氏母女,蘇青柳細細檢視柏家寨大家送過來的嫩芽。

經過蘇青媖去年收山貨和收茶籽,蘇青媖的風格大家也算了解,不合格,那真的是會拒收的,可不講什麼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