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呂博承留了二百人,跟著蘇青媖回山裡取了新置的刀劍和箭鏃,再回北地。

蘇青媖又讓信使把信送回新更寨,希望她帶人回去時,這些人的住所,刀劍都能提供出來。

呂博承帶人走後,蘇青媖親自去銀礦處看了。

鄭薄倆兄弟和蘇大虎跟她稟報說,礦床不大。怕是用不了一個月,就能挖枯竭了。

蘇青媖在銀礦處轉了一圈,心裡有了數。

之前他們已經提練了三十萬兩,剩下的應該能再提練出大幾十萬兩。近一百萬兩銀子,應該能讓呂博承的一萬大軍有個緩衝了。

不至於讓他捉襟見肘,受制於人。

蘇青媖並不想他因為軍需軍餉等問題為難,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要向人妥協低頭。

之前她覺得她這些年賺的錢不少,但現在看來,還遠遠不夠。如今她與他榮辱與共,一損俱損。

除了要支援呂博承那邊,現在又有了幾百家眷,送回山之後,還要安置。

蘇青媖巡查完銀礦,命蘇大虎和二百兵丁,加緊動作,把銀礦儘快挖出並提練出來。

對於之前捉進山的人,都一一進行了安撫,許諾他們一月後會放他們離開。若不是怕訊息走漏,現在也可以放他們走。

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留下了他們。

但福利待遇跟之前比,實是天壤之別。

出工和休息時間安排得更合理了,避免了礦工們太過勞累。又交待廚房務必讓他們頓頓吃飽,有菜有肉有湯,還有間歇茶水糕餅。

一月後,除了會發放他們這段時間的工錢,還會補發一筆辛苦銀和回鄉路費。

一時之間,礦坑裡計程車氣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大家被安撫好了,每日的效率都提高了好幾倍。

蘇青媖把礦裡的事情交給蘇大虎。山裡的家眷交給顧長卿的妻子崔氏,讓她分配管理。二百兵丁,讓小豆子和張勇等人幫忙。

她則帶著凌豐谷,鄭薄兄弟,及思淵思源等人去見了天台永嘉兩地的官員。

天台永嘉等地想跟仁州等幾州一樣,讓百姓吃飽穿暖,糧食是重中之重。

鎮東幾州的百姓想施行一地兩熟,還得靠當地的官員宣傳,分配種糧。有些地方可能還要進行強制性的措施,並派大量的人力進行監管。

一地兩熟技術上並沒有太大難度,經年勞作的百姓一聽就懂,主要是時間上要銜接好,不然最後一季糧食怕是要挨凍,收不上。

頭一年還是要靠這幾州的官府帶頭宣傳。增強百姓的信心。

蘇青媖在天台永嘉兩地又購入了十頃良田,並在當地僱了人種,簽了租契。也許百姓看到周圍有人試驗成功了,有人吃飽了,掙了錢了,有個帶動效益,一地兩熟也會順利地開展起來。

買了地,蘇青媖又在兩州之地買了不少商鋪。

兩地的山裡物產不少,茶和藥材量很大,她在兩地買了商鋪主收各種物資,相信經過她一番帶動,也會對兩地,有個聯動的效應。

慢慢的兩地的商業氛圍就會被帶動起來了。

而乾爹那邊也不用頭疼這幾州的治理問題了。

先解決了溫飽,百姓們心才會定,心一定,就不會再離鄉背井。而人心安定,要吃要穿要用,市場也就被帶活了。而市場活了,經濟就活。

這幾地,也就慢慢繁榮起來了。

人心一向,越地自然也就安穩了。不需要用武力治理。

用了一個月時間,蘇青媖走遍了兩州的山地。

也迎來了項尚、韋福昌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