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

“還是跟以前一樣吧。”

“是,東家。”

蘇青媖看了看韋福昌和項尚二人,及他們帶來的十幾個人。

“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現在越地在越王的治理下,太太平平,路都好走了不少。”

“家裡沒出什麼事吧?”

韋福昌搖頭:“家裡都好。現在山裡正準備冬麥的收割,不然岳父也想過來的。大寶小寶也鬧著要跟來,被馬師父那邊給摁住了。”

蘇青媖搖頭失笑。出來兩個月了,她也想孩子們了。

“你出來,我姐和寧寧那邊沒問題啊?”

“沒事。家裡岳父岳母都在,還有一寨的人,可以幫忙。再說,我把這邊的事情安置好了,很快就會回去的。”

蘇青媖點頭,跟他們說了田地和商鋪的事,並讓他們帶人去處理。

項尚和韋福昌知她今年要開不少鋪子,在山裡幫著培養了不少人,不僅有新更寨的人,也有其他寨子的人。

山民們很多都是一輩子生活在山裡,沒太多機會出來。現在能有機會出來鍛鍊學習,多走走多看看,報名學習的人都很踴躍。

蘇青媖希望這些人中,能有一些出色的夥計和掌櫃被訓練出來。

天台永嘉等地方要開各色鋪子,茶鋪、藥鋪、醬鋪,需要的人不少。

好在蘇青媖現在手裡不缺人了。

蘇青媖把事情跟韋福昌、項尚交待妥當。很快,他二人就帶著人到鋪子裡忙活去了。

蘇青媖在這之前也帶信給永豐號的李管事,此次李管事也託了韋福昌帶了信來。

永豐號決定跟進。

也會過來鎮東這幾州開設分號。跟蘇青媖的生意並不衝突。這幾州的源頭收購由新更寨負責,永豐號有別的生意,藥材和茶葉會從新更寨手裡購入,再運到其他地方銷售。

生產收購還是交給新更寨,分銷這塊由永豐號來做。

兩家各抓一頭,倒也和諧。

至於這幾州的山地,蘇青媖並不想跟江東四十五寨一樣的管理。

除了把發現銀礦這座山的山契拿在手裡,打算派人過來種鐵皮石斛和烏藥,和種植茶樹外,她並不打算建寨。

她在這幾州的城裡設了鋪子收購各種物資,這幾州的百姓自然能瞧出其中的商機,有錢賺,自然會跟進採摘和後續的跟風種植。

慢慢的,藥材強縣,茶葉強州,自然能做出規模來。

沒準以後,這幾州山地的價格會賣得比良田還貴還不一定。

不需要她派人進駐,建寨,帶來山民進行開發。

她的商號只要在幾州之地負責採購各項物資,有人收自然就會有人送來賣,賣出貨物,自然就有銀錢進荷包。

慢慢的,鎮東與鎮南的差距也會慢慢變小。百姓的日子也會慢慢越過越好了。

事情安排好之後,蘇青媖便打算回寨裡了。

出來兩個多月了,想家了。

臨走時,蘇青媖把山裡的幾百家眷集中到一處,打算跟大家交待一番。

此次再再見到她們,和她初初被捉進山,見到她們時,已然不一樣了。

精神面貌大不一樣了。

當時她們佔山為匪,對別人都是一副防備的面孔。時刻提著心,輕易不開口,不隨便與人交談。

見誰都是一副警醒戒備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