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現在亂的很,就是太平的越地,仁州城裡,都好些年沒辦過花燈節了。

蘇青媖一是想給家裡幾個孩子添些熱鬧,二是想給山民們添點生活的樂趣。

三呢就是如今她有條件了,今年蠟花豐收,她忍不住留下好多。

便讓項尚從仁州城裡購回許多彩紙,她準備領著家裡人和寨里人做起燈籠,在集鎮那邊辦個遊園新春燈會。

今年有蠟,不心疼。去年也想搞的,但碰上山匪攻山,計劃不得不終止。

今年得給大夥們開開眼界。

等蘇青媖把事情一說,新更寨全寨沸騰。

大夥多是北方逃難來的,哪能不知道元日燈會。

雖然之前家裡也窮,但也有幸聽過見過的。不過這都好些年沒見過了。

現在寨主說要在寨裡在集鎮辦元日燈會?

太好了!

大家立刻圍到蘇家,問他們能幫著做些什麼。

郭氏一直在大戶人家裡呆的,哪裡沒聽過沒見過燈會。燈籠都會紮好多種。立刻自告奮勇幫著蘇青媖做起分工來。

砍竹子的,劈竹條的,扎燈籠的,糊彩紙的,畫圖的,什麼都有。

蘇青媖又把幾個文化人叫到一起,顧宏德,項尚,韋福昌,青楊,等人,讓他們畫圖,想燈迷。

私塾先生顧宏德,自進了寨子,一直覺得他英雄無用武之地。不料此番被蘇青媖叫來,立刻如魚得水。孫子才一磨墨,文思就如泉湧,那些燈迷立刻躍然紙上。

而且蘇青媖沒想到,這老頭畫畫還很有一手。讓他給燈籠畫各種圖案,那叫一個得心應手。

蘇青媖看了看他,覺得放這麼一個老頭去採山貨,摘茶葉,是不是有些浪費了?

不然明年讓他發揮一下餘熱?

小寶是頭一次見,那叫一個興奮。

這裡蹦躂一下,那裡蹦噠一下,不會做,就是事事都願參和,小嘴都合不攏。

天天拉著蘇青媖問元日是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到元日。

大寶拉過他解釋:“元日就是正月初一日。那一天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所以叫元日。每年的這個時候,長安城裡都有燈會,好多條街都掛起了各式各樣的燈籠,各家商戶也掛了燈籠,在燈籠下都掛了燈迷,猜對燈迷的就有獎勵。”

“哇。很多條街嗎?那要做好多好多燈籠才行咯。哥哥,你看過嗎?”小寶都沒看過呢。

大寶點頭:“我只看過一次。”

“哇!那我也讓娘把集鎮的幾條街和新更寨的路上都掛滿!那樣一定很好看!我這就去讓郭婆婆多做一些!”

小寶哇哇完,就蹦蹦跳跳跑了。

蘇青媖把大寶拉了避人處,叮囑他:“大寶,以後不可跟人說起長安的事,記住沒?”

“跟弟弟也不能說麼?”

“不能。”

見蘇青媖神情嚴肅,大寶忙用小手捂起嘴巴。

蘇青媖怕嚇著他,又柔聲道:“弟弟還小,說漏嘴就不好了。這是娘和大寶的秘密,好不好?娘會守好秘密,大寶也會的,是不是?”

大寶把手拿開,一本正經地朝她點頭。

“大寶和娘拉鉤。大寶保證不再對別人說了,弟弟也不說。這是大寶和孃的秘密。”

“乖。來,娘和大寶拉鉤。”

母子二人拉鉤,保證一定守好秘密。大寶看了看這個娘,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