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把燈籠做好,因離元日還有些日子,蘇青媖便把各式燈籠都收進庫房。

要是現在就掛上去,每天都點上一回蠟燭,不說她心疼,蘇母都會打殘她的。

幾十文一根的蠟燭,天天點了幾十上百隻來玩,罵她敗家還是小的。

估計會和蘇父兩人一起扛了剩下的蠟燭連夜去永豐號賣掉。

天氣冷了,整個寨子都在貓冬。大家都閒了下來。

蘇青媖又有些閒不住了。

自從她在越地的那百來頃良田產了稻後,越地其他地方也跟著種上稻,得了豐產,她們山上的旱稻價格就低了許多。

旱稻的口感肯定是比不上水稻的。

但在山上開梯田,蓄水,在山上種糧,尤其不容易。本來就肥力不夠,還得防鳥獸糟蹋,日夜還要安排人去檢視。

比平地種水稻要辛苦數倍。

但付出跟收益不成正比。

蘇青媖是有些不甘心的。

山民們沒田沒地,好不容易在山上開了梯田,種了糧,現在越地太平了,各個州城種了糧,得的糧多了,山上種的糧賣不上價了。

蘇青媖是不想看到這種局面的。

如果把這些旱稻進行二次加工,比如,加工成米線賣,會不會比單純賣大米收益更好呢?

蘇青媖之前在楓亭鎮賣過行軍、行商及旅人們的方便攜帶的食品,各種乾菜,脫水過油的果乾菜乾,也賣過油炸的麵條,和許少嚴那邊合作得很是愉快。

她也賺了不少錢。

而現在北方仍然是戰亂不斷,南方也是各勢力割據。

如果有一些方便的食品賣給軍中做方便的軍糧,和行商及一些旅人,可不可以呢?一是與人方便,二是可以讓旱稻價格提高,讓山民們多得些收益。

想到就做。

蘇青媖便讓蘇大虎和蘇父等人,去山洞裡挑了幾擔旱稻回來。

便在寨子裡又開了一個米線房,試著研究了起來。

等把米線做了出來,在家裡嘗試了不同做法,湯米線、幹拌米線、炒米線、過橋米線、小鍋火線……吃了幾頓,家裡人人拍手叫好。

大寶小寶尤其愛吃。

兄弟倆嗦了一根,滋溜吸到嘴裡,還相互比賽誰吸得快。

最後半截米粉帶著湯汁甩到兄弟二人的臉上,拍打著他們的小臉,二人眼睛都眯了起來,還一副享受的模樣。

看著吃一碗粉,臉上就弄得髒汙的兄弟倆,蘇青媖嫌棄得不行。

“好好吃!再這樣吃,以後不給你們做來吃了!”

兩人被訓了一頓,這才老實了。

小寶是一直歡脫,大寶本來規規矩矩一板一眼的,這才多久,也被小寶帶得跳脫了起來。

寨子裡又得了一樣新的吃食。自從在大食堂給大家做了米線後,大家都圍著蘇青媖讓她多做些。

這麼好吃又方便煮食的米線,大家都想囤點貓冬在家吃。

蘇青媖一看試驗成功了,立刻帶著寨裡的女人把米線房風風火火開了起來。

做好後囤了很多在寨子裡,又送去了集鎮的飯館裡好多。

才兩天過去,項珍和丁掌櫃就相攜著來寨裡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