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如何做到的(第1/3頁)
章節報錯
而崔晟那邊,主要是手下品階最高的便只有呂博承這一個人了。
原本他手下有不少將軍的,誰讓他鳳翔軍不說吃肉了,還經常連肉湯都吃不上呢。於是很多有門路的將軍,都帶著親近手下改投別的元帥門下了。
導致崔晟可信任的手下,也沒幾個人了。
得用又忠心的,怕真的只有呂博承一個了,崔晟便也放手讓呂博承去折騰。
於是鳳翔軍便悶頭髮展自己的勢力。
有一個開始懂得要權要勢的將軍,是件可喜又可怕的事。
呂博承這邊只想悶頭搞發展,悄咪咪地把隊伍的實力壯大。
但平地也能起波瀾。
日子太安穩,閒得蛋疼的人就總想搞些事。
王湖死後,各路義軍紛紛蟄伏。
他們沒有王湖的勢力,兵馬沒他多,錢財也沒他多。
王湖都被朔軍幹翻了,他自己及一眾妻妾都被朔皇砍了頭顱,別的義軍自然也不敢再上竄下跳。
義軍沒聲息了,但各節鎮,各節度使擁兵自重,紛紛搞起割裂來。
朝廷不知道嗎?
當然知道。
只不過朝廷對地方早已沒了約束的能力。
關中禁軍加起來不過十萬左右的人馬。而一個大的節鎮就有十數萬人馬。連小小的鳳翔都有數萬人馬。
朔皇能怎麼辦?
裝看不見唄,還能怎樣。
反正有吃有喝宮裡也不缺女人,天天宮樂繚梁,樂哉快哉。
理那些煩心事幹嘛。
一堆有野心的節鎮紛紛盯著長安。而這些節鎮中,又數烏全忠人數最多,兵馬最壯。
王湖的死,烏全忠是要付一大半責任的。
先是帶著人馬投降了朔軍,後又數度帶人馬追殺王湖的軍隊,不斷收納王湖的降軍。
最後王湖走投無路時,聽說烏全忠也派了人去逼他自盡,以換取兄弟們活著。
王湖死後,烏全忠儼然已成了大朔第一功臣。
七月,朔皇大玄樓舉行受俘儀式,大封功臣,烏全忠先是被封為檢校司徒,後又加封為同平章事,沛郡侯。
已是位高權重。
朔朝,是以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綜理政務的。而三高官官併為宰相。
其中,中書、門下二省地處宮內,視為機要中的機要。經常聯稱。
烏全忠這個同平章事,即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