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蘇先生就是武城村的啊,現在,整個武城村的孩童,全部都被送入了學堂。

若論起村子的入學率,武城村可以說是整個大唐最高的,沒有之一。

而武城村分到了許多報紙,不說每家一份,但是幾十份報紙還是有的。

讀報紙的人也有很多。

對付馮長青,整個武城村的人,自然是十分諳熟的。

但是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報紙上說的許多事蹟,好像都是沒有的。

但是他們仍然十分默契的覺得,這些事情,以前可能沒有,但是以後必須要有。

奇聞異事帶來的作用,自然不用說了。

讓大唐許多人,都在談論馮長青這個人。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

一個孝敬的人,必然壞不到哪兒去,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

孝道,再一次在整個大唐被提倡。

報紙接下來的版面,就是詩詞歌賦版面了。

上面刊登了十二首菊花詩。

菊花詩,前人不知有多少人寫過。

寫的出彩的也不知凡幾。

總讓人覺得,前人已經差不多寫盡了,已經無可再寫了。

但是這一版刊載的十二首菊花詩,卻是篇篇都別出心裁。

每一首的角度,都是截然不同。

一連十二首菊花詩,居然無一重複。

並且,這十二首菊花詩,雖然沒有蘇先生的春江花月夜如此膾炙人口。

但是每一首,都是精品之作。

每一首,都有一句讓人拍案叫絕的絕妙好句。

像是:花因喜潔難覓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數去更無君傲世,看來唯有我知音。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這些詩句,無不令人拍案叫奇。

而最為欣賞這些詩句的,反倒是哪些才女。

因為她們總覺得,蘇先生的這十二首菊花詩,有十首,似乎都是以女子的口吻來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