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蘇長生的詢問,李世民不由說道:“嗯,你給的曬鹽之法,朕讓人秘密試驗過,效果驚人。”

“效率是煮鹽的十倍百倍,並且曬出來的鹽成色也很好,絕對可用。”

聽到這裡,蘇長生不由微微一笑。

曬鹽之法,在後世才是最流行的方法,甚至哪怕到了現代化的後代,流行的仍然是曬鹽之法。

這個時代之所以沒有流行曬鹽之法,只是因為工藝不過關,沒有解決一些技術上的難題而已。

而這些對蘇長生來說,並不是什麼問題。

要說曬鹽之法的效率,比煮鹽何止高出十倍百倍來?

曬鹽只要挖出的鹽灘足夠大,只需要用日光來照射就行了,根本不用耗費多少人工。

而煮鹽之法,不但需要人工,還需要柴禾,效率也慢的驚人。

可以說,在兩種工序上,曬鹽之法絕對完爆煮鹽之法。

蘇長生不由說道:“陛下,為了防止世家狗急跳牆,暫時最好是不要從他們手中,將經營權全部從他們手中收回。”

“相反的,朝廷反而可以將經營權多分幾家出去。陛下可以找皇室成員,用曬鹽之法來經營。”

“世家雖然勢力龐大,但是也正因為其龐大,其實他們反而並沒有太大的魄力。”

是的,別看世家龐大,其實世家真的沒有太大的魄力。

縱觀歷朝歷代,改朝換代的時刻,背後都有世家的影子。

但是,世家從來沒有奪取過天下。

這是為何呢?是他們勢力不夠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哪些奪取天下之人,雖然極少為平民,朱元璋大概是唯一一個例外。

但是也從來沒有出身像五姓七望這等大世家出身。

這也正是因為,世家正因為家大業大,因此他們不敢輕易冒險。

比方說爭霸天下這等世家,他們就缺乏冒險的勇氣和決心。

以為這種事情,成則為皇,敗者必然家破人亡,萬劫不復。

而對這些頂級世家來說,他們家族的財產已經足夠多了,他們並不敢冒這麼大的風險。

因此,雖然說世家的底蘊十分可怕,但是他們真的缺乏魚死網破的決心。

只要不把他們逼到走投無路,家破人亡的地步,他們其實是不敢拼命的。

“所以,只是分潤他們一部分利益的話,他們心裡再怒,也掀不起太大的浪花來的。”

“而接下來,就可以用曬鹽之法,一步步的減少他們的利潤和份額,最終,將鹽業收歸國營。”

“不過,短時期內,曬鹽之法必須要保密,不能讓世家輕易得到曬鹽之法,不然的話,就起不到遏制世家的作用了。”

聽到這裡,李世民不由點了點頭。

然後李世民再次問道:“蘇長生,那麼,等朝廷將鹽業收歸國有之後,又該如何操作呢?”

“難道由朝廷成立鹽鋪,在全國賣鹽不成?可是這樣,又如何防止他們會侵奪朝廷的財產呢?”

鹽稅一直是歷朝歷代的大難題。

鹽稅是十分重要的稅務,但是在歷朝歷代,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一是私鹽氾濫的問題,二是鹽稅越收越少的問題。

而一旦鹽稅和糧稅務收不上來,那麼對整個國家的財政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比方說在後世某個時期,需要百姓來繳納鹽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