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他們勝利更多還會滅國呢?

主要是因為,這些小國家經濟太薄弱了。

每一次戰爭,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都是對國力的一種消耗。

大唐家大業大,自然消耗的起,甚至對大唐來說,這都不是事兒。

但是對哪些小國家來說,就是他們不能承受之重了。

每一次戰爭,都是對他們國家底蘊的消耗。

時日一長,他們自然承受不住,不需要大唐攻打,他們自己就會崩潰掉。

其實此時的吐谷渾,和哪些小國家,將會是同樣的情況。

現在他們每一年都搶掠大唐,搶完就跑,的確是很刺激很嗨。

但是一旦大唐將戰火燒到他們國家,如果大唐每年也給他們來這麼幾次,那麼他們吐谷渾,真的堅持不了多久的。

伏允其實明白這個道理,因此此時才十分恐懼,心裡甚至產生了一絲悔意。

大唐像是一頭雄獅,他們就像是一頭蒼蠅。

他們一次次的招惹大唐,大唐只是不願意理會他們罷了。

一旦惹毛了大唐,大唐一巴掌就能拍死他們。

此時,伏允一邊命周圍部落集合軍隊,另一邊,迅速傳令兩位大將,命他們撤軍勤王。

伏允的王城在伏俟城,他們本來是遊牧民族。

他們的王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城郭。

直到後來,才修建了城牆。

並且吐谷渾王城裡的人也很有意思,他們雖然有城郭而不居。

意思就是,他們雖然修建了城牆,他們雖然也有房子,他們他們並不住在房子裡面。

而是在外面住在氈房裡面,還是保持了遊牧的風格。

而伏俟城外面,就是一片平坦的大草原。

吐谷渾的王城,可以說無險可守。

而他們王城中的人,連房子都不居住,城牆的規模也可見一斑。

這裡的城牆十分矮小,整個伏俟城,屬於易攻難守的防守情況。

好在,吐谷渾的王,他們自己稱作可汗的伏允,還是很有威信的。

在伏允的召喚之下,周圍的部落,紛紛派出自己的健兒,組成一隻勤王軍。

這些健兒,不但是自己騎著馬來的,並且還帶著武器和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