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連鎖反應(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是這件事情,在大都督沒有點頭之前,他可不敢擅作主張向外出售。
於是,玄武縣令去請教李恪。
李恪聽到這個情況之後,不由說道:“現在到處缺鹽,只要留給咱們益州用的,自然是要賣出去,沒有有鹽而囤積的道理。”
玄武縣令詢問道:“殿下,不知咱們這鹽以多少的價格出售呢?”
李恪沉吟一番之後說道:“這件事情,本王另派他人去做,你就不用多費心了。”
“這個訊息,很快就會傳出,到時候,怕是整個劍南道甚至還有外地的商戶都會源源不斷的湧入。”
“這對你玄武縣來說,是一個絕佳的發展時機,你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機。”
聽到這裡,玄武縣令,臉上露出苦澀之意,點頭說道:“是,下官領命。”
玄武縣令,心裡十分失望。
其實他來詢問價格,想的自然是大都督能夠將鹽礦交給玄武縣。
畢竟這鹽礦,是在玄武縣境內的嘛。
而一旦玄武縣有了鹽礦的管理權的話,那麼玄武縣的經濟發展,必然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但是聽大都督的話,很顯然並沒有交給他們玄武縣的意思。
這鹽礦,以後怕是要歸屬於益州大都督府來管理了。
不過仔細一想的話,其實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個鹽礦,本身就是蘇先生髮現的,包括打井,安裝壓水井,都是蘇先生完成的。
若不是這鹽礦在他們玄武縣內的話,可以說和他們縣衙一點關係都沒有。
再者說,現在鹽乃是官營,其他地方的鹽礦,也都屬於國有,地方官府,並沒有管轄權。
蜀王派人管理鹽礦,合情合理合法。
而接下來,蜀王派屬官去管理鹽礦。
鹽礦正式納入大都督府的管理之中。
大都督府開始對外出售鹽,不過,每一地的鹽商,最多隻能進一萬斤鹽。
每斤的進貨價是兩文錢一斤。
這個價格,讓各地的鹽商,全都是喜出望外。
這個價格,也實在是太便宜了啊!
要知道,世家給他們的價格,可是八文錢一斤。
雖然世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但是從這裡運送回去,運費一斤都加不到一文錢。
一斤鹽,他們有七文錢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