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他們做完菜之後,他們才吃驚地發現,這個鹽,好鹹!

是的,他們以前用的鹽,雜質挺多的,鹽的含量並沒有那麼高。

所以他們在做菜的時候,使用量會大一些。

而現在,他們按照以往的經驗來放鹽,而這個鹽比他們以前用的鹽要鹹。

這一下子,可不就把菜給做鹹了嗎?

並且他們很快便發現,這個鹽不但鹹,並且好吃。

以前他們做出來的菜,總有股澀澀的味道。

當然了,他們從小吃到大,已經吃習慣了,平時都嘗不出來了。

但是凡事就怕對比啊。

用現在的鹽做出來的菜,比以前好吃了。

直到此時,他們才後知後覺地察覺到。

似乎,並不是現在他們買到的鹽色不對,好像是他們以前用的鹽色不對。

並不是現在買到的鹽雜質多,似乎是他們以前用的鹽雜質多啊。

也就是說,殿下和蘇先生帶人制出的鹽,質量比他們以前吃的好的多。

更關鍵的是,價格十分低廉。

是的,平時他們買一斤鹽,足足要十文錢。

這個價格,放在後世,絕對是天價鹽。

在這個時代,這個價格也不算便宜了。

當然了,這個時代鹽的成本也高。

海邊的鹽場可能還稍微好一些。

像是鹽井,粉碎岩石,或者是打井,向外提取滷水,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光是這些額外的人工,就是一筆不菲的費用。

當然了,對世家來說,他們的利潤很高就是了。

但是殿下賣給他們的價格是多少呢?

只有區區兩文錢。

這個價格,才是他們平時買到鹽的價格的五分之一啊,實在是太便宜了。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即便是這個價格,仍然是暴利。

鹽的成本——哪裡有多少成本?

打井壓水井都是蘇長生直接免費資助的。

壓出水來之後,成本只是一些木材和一些人工費用。

鹽是消耗品,兩文一斤的價格,絕對能讓人賺到盆滿缽滿。

當然了,這個價格,也只有益州百姓能夠買的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