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時代,因為路途遙遠,資訊傳遞的速度十分緩慢。

許多大唐各地的富商,往往因為距離的關係,而會錯失好多機會。

因此,他們乾脆派出家族子弟留在長安城,可以全權作為代理人和武城商行進行談判。

而這一次,鏡子一經問世,許多各地的代理人就馬上趕到武城商行,來諮詢代理事宜。

而武城商行,目前已經完全鋪開了情報網路。

他們對於大唐各地的商戶世家的資訊,自然瞭如指掌。

這樁聲音,在這個地區,可以和那一家合作,不能和哪一家合作。

合作的話,需要採取哪一種合作方式,都有詳細的資料支撐。

因此,代理的事情,很快便是如火如荼般地進行展開。

到時候,又有源源不斷的財富湧入蘇家來。

而此時,整個大唐要修建道路的事宜也提上日程。

蘇長生所說的,要想富先修路的觀念提出來之後,讓那些朝廷大員感觸很深。

並且如果能夠修建平整的道路,將大唐各道之間完全貫通起來。

這樣做對大唐帶來的好處實在是太大了。

到時候,可就不僅僅是運輸方便,到時候對兵力調動也會極大的提高效率。

對這件事情,他們都十分贊同。

不過在這個時代,修路可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工程。

像規模如此宏大的修路工程,怕是沒個幾十年都完成不了。

甚至幾十年的時間都遠遠不夠,搞不好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而按照以前的修路規則,一旦有大工程的話,就需要百姓無償出工,這個在這個時代叫徭役。

就是國家可以無償徵調各階層的人士,無償為國家出力。

當然了,真正需要服徭役的,都是底層的平民百姓。

哪些富人,都可以透過繳納錢款來免除徭役,甚至連錢都不需要繳納。

而現在,修路是一樁大工程。

李世民認為,這路,可能需要修建幾十年時間。

如果大量徵調百姓服徭役的話,那麼會讓百姓地裡糧食減產,會大大增加百姓對朝廷的怨恨。

而蘇長生給他的建議,就是以後可以廢除徭役。

國家有錢了,以後再搞什麼工程,可以有償招募工人修建工程。

並且將修路的工作,分到各郡自主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