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後世用房地產來刺激地方經濟一樣。

房地產的快速發展,能帶動各行各業的飛速發展。

雖然蘇長生實行的不是房地產,而只是修路和基礎建設而已。

但是帶來的效果卻是大同小異。

現在,許多家庭,一天賺到的錢,簡直跟他們以往一月賺到的錢還多。

百姓們幹勁十足。

而因為手頭有錢了,花錢也就大方起來,因此商業的發展,也十分繁華。

只是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整個南部二十個縣的百姓生活,便是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而目前來說,南方和北方之間,雖然明面上,已經禁止對方的人進入,以防止奸細混入。

但是實際上,這是完全禁不住的。

實在是,倭國舉國環海,他們晚上架著一葉小舟,輕輕鬆鬆的就能夠進入到他們想去的地區,根本沒辦法禁止。

並且,蘇長生掌控這二十個縣的地方,實在是太少了。

而那些北方的商人等人,有很多是在南方已經生活了很多年的,短時間內,哪裡分辨的出他們誰是奸細。

因此,南方這邊的情況,天皇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對南方的發展,天皇驚恐懷疑不安。

天皇第一次知道,原來不依靠貴族和地方豪門,同樣能夠快速發展,並且似乎比依靠貴族和豪門法陣的更好更快。

哪些貴族和豪門,就算是發了財,他們也只會將錢全部裝入自己的腰包。

然後將一點他們看不上的邊角,上繳給他。

但是蘇先生的發展呢?

他根本就不依靠這些貴族和豪門,而是直接依靠百姓。

而這些百姓,包括哪些商戶在內,都積極地繳納稅收。

根據天皇的盤算。

南方二十個縣,大約只佔整個倭國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並且也算不上是倭國最富裕的地區。

但是他們的稅收,絕對比北方還要多的多。

這導致天皇十分眼蘇先生的發展方式。

但是他心裡十分清楚,這種發展模式,他也只能看看而已,是複製不過來的。

而如果任由蘇長生這麼發展下去的話,用不兩年時間,南方的發展,就會迅速碾壓他們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