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海清布店易主
章節報錯
翠萍春節後在火車站邊上開了一家包子店賣包子和饅頭,她把老媽也接過來幫忙。雷海洋這時百貨大樓的生意日漸蕭條,有一家公司有意向收購,公司領導正忙著與收購方接洽,誰也顧不上百貨大樓。雷海洋發現在百貨大樓已經沒有了奔頭,也就有空沒空地往老婆開的飲食店裡跑,好在自己是經理,有一萬種理由外出,誰也不會多問。
做包子和饅頭採用發酵粉發麵,因為天氣冷的原因,揉好面,通常需要覆蓋保鮮膜發酵一個小時,才會脹大到2倍大。這時,還要再揉一次,排去麵糰裡面的空氣,做成饅頭或包子,再靜置醒面半小時,這才可以上蒸鍋隔水蒸20分鐘,然後關火等幾分鐘,才可以揭蓋子。因此,如果早上7:00開始賣包子,那就必須早上5:00前起床。
做包子的肉餡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就絞好,放冰箱裡冷藏備用。但是包包子用的蔬菜,就最好現切現剁餡,過夜的菜餡不但又會出水,而且口味也差了好多。
翠萍以前可是國企職工身份,正常8小時工作制。現在自己開店,可就不一樣了。每天早上五點鐘,就要從熱被窩裡出來,像打仗一樣不能停。在家裡做幾個人吃的還不覺得,現在開店了,做得數量多,無論是揉麵還是剁菜餡,或者擀麵皮就都成了苦力活。而且每天一開門就要計算著今天的店鋪租金、水電費掙出來了沒有?沒有一天能夠休息好的。
翠萍和翠屏媽母女倆起早貪黑地忙了一個月,腰痠背疼。首先翠萍媽就堅持不住了,翠萍儘管咬著牙堅持,其實心裡也早就受不了了。既然雷海清那邊答應讓翠萍去布店幫忙,夫妻倆一商量,這就又掛出轉讓的牌子,還好店的位置好,很快就轉出去了。盤點一下,發現也還賺了500塊。
翠萍在家裡休息了兩天,便去雷海清的布店裡做幫工,跟著大姐雷海清學習賣布的經驗和技巧。
到了這年六月份,天氣漸漸轉熱,除了消暑降溫的週期性商品以外,大多數行業轉入淡季。雷海洋的百貨商場正式倒閉了,沒有哪裡去,也就一天到晚地泡在布店裡。
這天,布店裡來了兩位女稅務員。其中一位指指雷海洋問雷海清道:“你們店裡新增加人手了嗎?”
“那男的是我們店裡那位女工的老公。今天來探親的,他不在我們店裡上班。”雷海清趕緊答道,她可不想讓這些稅務找到給自己增加繳稅額的機會。
“這個店是你的嗎?”
“我們店是國營的,是屬於市副食品公司。我是這個店的負責人。”雷海清對這些問題,早就想好了回答辦法。一般情況下,如果是新手,她這樣講過以後,對方大多都會高抬貴手,或者向副食品公司求證,不會再為難她。但今天她可低估了這位對手啦。
“你們店裡是自己交稅,還是副食品公司代交稅?”稅務員一邊灼灼逼人地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一邊愛不釋手地撫摸著櫃檯上一款新進的布料。
“我們是自己交稅。”雷海清答道,內行的人都知道:如果是公司代交稅,那麼就是公司在行使管理權。自己交稅,也就等於說這個店和私營的沒有什麼區別了。這種問題,如果官方不問也就罷了,既然問起來了,自己就不能不據實回答。看來今天不放點血是不行了。
雷海清一張笑臉朝向稅務員說道,“你是新來的吧?我以前好像沒有見過你。要不這樣吧,你和你同事看看我這裡有哪些是你們喜歡的布料,我送你們每人一條褲面布。”
兩個女稅務也不客氣,一人挑了一種布,那位提問的稅務員選的就是剛才她撫摸的那款布料。
雷海清打量了一下兩人的身高、腿長,拿過直尺,熟練地量好尺寸,然後操起剪刀,嘶啦兩聲剪好兩塊布料,用報紙分別包了,遞給兩名稅務員。
“長度夠嗎?”還是剛才的稅務員懷疑地問道。
“你放心,只會多,不會少。”雷海清肯定地回答道,另一位稅務員悄悄拉一下那位問話的稅務員,兩人這才不緊不慢地出了布店。
雷海清看著走遠了的稅務員,發自內心地感到厭惡。她看向雷海洋,不無怨憤地說道:“我實在不想再跟這些稅務和工商打交道了。我之前跟你們說過的,問你們願不願意接手這個布店。你們考慮得怎麼樣了?現在翠萍也在這裡做了有幾個月了,應該都熟悉了吧。翠萍的氣質這麼好,又這麼會打扮,腦子還聰明,接手這家布店一定沒有問題。我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當然,如果你們實在不願意要,那我可就轉給其他人了啊。”
雷海洋和翠萍都看出雷海清有些急了,兩人緊急商量了一下,這家布店肯定是賺錢的,否則雷海清怎麼可能有錢蓋小樓呢?就算兩人沒有大姐那麼能幹,那也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再說了,畢竟大姐不是外人,即使以後開店碰到難處,找到她幫一下,也不至於就不管吧。再說,兩個人如今都下崗在家,也確實需要一個自己的營生。
翠萍試探著問道:“大姐,我們接手開這個店,你可不可以在店裡再幫我們一個月呢?我擔心還會碰到不清楚的地方。”
“沒問題!即使一個月以後,有什麼事情找我,我也隨叫隨到,能幫就幫。大家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雷海清爽快地答應下來。
說幹就幹,這天到了往常的下班時間,三人都不走,關門盤點。大姐夫曉明下班後,也過來幫忙。四個人一直盤點到晚上10點鐘,才盤清店裡還有總價是25400元的存布。
“我還要多少給你一點轉讓費意思一下吧?”雷海洋問道,他長期工作在商業這個領域,十分清楚花樓路是西部市中心區商業步行街,這裡的商鋪素有黃金店鋪之稱,一間鋪面的轉讓費通常要上萬元。話一出口,他又有些後悔,雷海清自己都沒提,他幹嘛要多這一句嘴呢?
“轉讓費我一分錢不要,存布25400元抵掉我借你們的25000元,還剩下400元,你們明天把這400元還我就可以了。”雷海清大大方方地說道。
在家裡,翠萍管錢。跟公公、婆婆共同生活的時候,他們一家三口每月只交50元生活費,啃老這麼多年,多少存了一些錢。只不過大多都存成了定期,如果要提前支取較大數目的存款,就要按活期算,上次開包子店就取過一次,翠萍心疼了還一陣子。
今年公公、婆婆回南湘老家隱居去了,雷海洋夫婦如今下崗在家,柴米油鹽都要算著用,立刻就感到錢來之不易。否則,也就不會有開包子店這回事了。但是400塊錢不是大數目,回家隨便搜一搜,還是可以找到的。於是,翠萍也就爽快地點頭答應下來。
第二天早上,在外人看來,店還是那家店,過來開店的也還是原來這三個人,似乎什麼也沒有變。殊不知,布店老闆已經由雷海清換成了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