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不打仗的北伐(第1/2頁)
章節報錯
原本乾人一直對秦構給送各種好處的事頗有不滿,然而在王安石把女真市場帶入歧途,呂惠卿接受提出三等王土論之後。
乾人就對這種事看開了,因為他們看到了大乾養豬的好處,那還不是正常的養豬,料肉比低得離譜,給一點飼料,養的豬就能長一身膘。
如果大乾不餓,那麼肥的豬牽出去遛一遛,那也能嚇住不少人,如果餓了,直接從豬身上割肉,只要割不死,那就是隨便割。
就像女真,被大乾狠狠割了一塊肉之後,身上的膘還是有不少的。
王安石簡單估算了一筆賬,單只是大乾商人從女真低價購買的各類產業,就已經是把秦構之前從女真身上的投資全賺回來了,這還不算以後每年女真給大乾提供原料,大乾向女真傾銷貨物帶來的利潤。
可就是這樣,這次大乾北伐,女真還是同樣拉出一支十萬人的軍隊配合大乾,而且由於人力資源比之前更多,能拉出來的極限兵力還能更多。
如果這次不是因為大乾這邊只打算小打小鬧一場,女真怎麼也會再拉一支三十萬的軍隊。
畢竟大乾之前從女真身上割得肉太多了,女真上下都對出去再搶一波遼國的事十分熱衷,只要能讓他們自己保留戰利品,那都不用發軍餉。
只是大乾這邊覺得女真出去打仗的壯丁要是太多了,會影響原材料供給,讓大乾收益少不少,所以只讓完顏阿骨打帶十萬軍隊。
像這麼好用的豬,對大乾而言,自然是養得越多越好。
北伐軍經略使尚承忠明白那個道理,所以他很清楚自己這次北伐要幹什麼,雖然他覺得自己手下北伐軍的戰力要比完顏阿骨打手下的女真軍隊要強,但上次完顏阿骨打率軍三十萬都被遼國攆回去了,他可不覺得自己這次十萬乾軍的北伐能幹成什麼事。
打是不可能打得過,那就只能想辦法不打,所以他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接受了將來兵敗以及各類物資損失慘重的命運。
然而出乎他預料的是,大乾要錢不要命的商人會有那麼多。
知道尚承忠這次北伐是要給那些遼國豪強投餵飼料後,許多聽到訊息的商人託各種關係找到尚承忠,想隨軍同行。
不為別的,就想讓大軍少損失一點物資,這送東西的事,他們可以代勞,甚至還可以替大軍轉運一些物資。
尚承忠知道,這些商人就為了將來大乾把豬養熟後,他們能靠著這先一步和遼國境內豪強接觸的關係,能多分一點豬肉。
可帶商人打仗,到時候萬一出什麼問題,他可就不是跑到遼國境內轉悠一圈,散一波財,然後安穩退回大乾了那麼簡單了,全軍覆沒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他請示樞密院的結果卻一點訊息也得不到,反而是有一堆人用私人身份給他寫信,
明顯是上面那些人想在這上面分一杯羹,如果不讓尚承忠帶著那批商人,那是和他們自己的利益過不去,可如果讓尚承忠帶,將來出什麼事,他們也是要擔責的。
所以乾脆就在官面上不回覆,只用私人身份寫信,寫信還連私人印章都不蓋,就讓尚承忠自己看著辦。
這就讓尚承忠感覺十分為難了,他正為此頭疼時,就看見祖成亮面帶喜色走了進來。
問道:“條件都和那群商人說清楚了沒有?”
祖成亮這時頗有些可惜道:“尚公,末將甚至覺得咱們給那些商賈開的條件太低了。
我和他們說了,他們跟著我們走的時候帶一個夥計就要給咱們一個兵供給糧草,並且在行軍還有打仗的時候不許離咱們太近,至少要和咱們隔二十里。
而且我還直接明說,咱們大軍過境,尋常盜匪雖然都不敢過來,但碰到遼國大軍後,他們不僅可能要被遼軍殺,聞著味過來找機會的馬匪也會追著他們宰。
結果您猜怎麼著?那些商人沒一個願意走的,全都把末將的條件一口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