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官家是為了不讓貨物有所短缺,那為何不將市易司之法擴大,或者向市易司供貨的商戶多下些訂單?”

這個問題的答案王安石再怎麼暗示那些孩童,那些孩童也答不出來,所以直接回道:“這可是官家的考題,就算知道要擴大生產,那也僅是知道題面而已,若想把題答好,也是靠自身本事的。

免稅之權就是官家給予考生答題的紙筆,如何用這免稅之權,扶持何等產業,讓自己轄地之民無饑饉之憂,這才是官家真正要考的東西。

之前考評時,所有考生都沒有紙筆,很難看出優劣,現在有了紙筆,就可一眼分辨出來優劣,到時候能者上,庸者下。

至於市易司之法,看上去方便許多,但有些事千萬不可圖方便,那市易司之法就是以朝廷之利厚養商賈,有實效,可卻是事倍功半之舉。

若要想讓我大乾之產業能自力更生,只能給予官員免稅之權,並以他們用這免稅之權做成何事考評政績,他們才能扶持起最適合其轄地的產業。”

寇謙聞言陷入了沉思,這時,卻有一個與寇謙同行的官員向王安石問道:“王兄以為,這隻要把當地產業扶持起來,就算是一個好官了嗎?”

“不然呢?為一方官員,最重要的,難道不是讓一方百姓安居樂業嗎?當然,你也別和王某說什麼若有一個官員違法亂紀,甚至以違法亂紀之道帶百姓安居樂業之類的詭辯。

就算能讓百姓富足,那也不算是什麼安居樂業,按律懲處才就是了。”

出乎王安石預料的是,那官員卻彷彿解開一聲心結一般,衝王安石恭敬道:“在下受教了。”

寇謙瞅了那官員一眼道:“你想到外面主管一府還差些火候,先安穩在中書省磨練吧。”

接著他又衝剛才那個給王安石回答問題的孩童笑道;“如今官家派東廠嚴查各地礦山,致使鐵料價錢大漲,你對此又如何看?”

那孩童知道寇謙是當朝宰相,也絲毫不怯場道:“在我看來這乃是中醫治小疾,那些不按照規矩,商人私自開採的礦山,完完全全是對匠人謀財害命。

我父就是入了一個商人私自開採的礦山,去了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聽說那商人有很多狗腿子,進了他的礦就成了他的奴隸。

之前我大伯告訴我,東廠已經把那座礦山查封,而我的父親……”

說到這,那孩童眼眶泛紅,卻再也說不下去了。

寇謙嘆口氣道:“此事是我等之過,未能盡上醫治未疾之職,認真讀書,老夫很想看到你將來為一方父母官的樣子。”

他沒問那孩童的姓名,也不打算問,因為問了就不是勉勵,而是徇私了,在他這個位置上,有的人透過給這個孩童一些好處,試圖交好於他。

然後扭頭衝剛才發問的官員道:“此子剛才所言之事,也可答你之問。”

在答案都搞清楚後,寇謙也沒有繼續留在那聽王安石講課的時間,帶著那些官員又離開了。

路上,覺得王安石最近在新黨中地位掉得比較快,已經有了遊歷在新黨之外的趨勢。

寇謙決定按照秦構的意志,提一提王安石在新黨中的地位,出聲笑道:“你們覺得,官家這次出題,為什麼非要把題面藏得那麼深?”

見其他官員都不解,他接著道:“這是官家在敲打我們,我們都是要做事的,現在卻想把一個最能做事的人排擠出去,那官家還要我們幹什麼,以後有什麼事務必要多請教請教王介甫。”

那些官員雖然都在點頭,但心裡可就不那麼想了,畢竟如今的王安石已經亮明旗幟站在匠人那一頭了,將來要是那些匠人學生入了朝堂,他們及他們後輩的利益不知要損失多少。

現在哪怕是寇謙代表秦構讓他們把王安石抬起來,可最多,他們也只是不架空王安石,把他該有的權利還給他而已。

呂惠卿臉上帶著幾分忌憚之色,岔開話題道:“寇相,您覺得王介甫那些學生比國子監監生如何?”

“王介甫大才也,此等良師自然難出劣徒,並且,其見識之廣,立意之高,國子監監生難以望其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