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中小商人也覺得不錯,因為他們看到了朝廷推廣交子的決心,覺得以後女真那樣的“盛況”,還是會在大乾出現的。

並且他們現在雖然沒有把手裡的銅錢都去換成交子,支援交子流通的膽量,但只要交子在大乾的認同度一上去,願意用交子交易的人多了,他們就會第一時間把手裡的銅錢都換成交子。

除了對於交子的態度以外,那些商人都覺得市易司招收一批商人專門為其供貨的政策很不錯。

每年都有一批免稅額度不說,東西賣給那些市易司雖然拿的是交子,但他們看出來朝廷很想推行交子後,也願意拿一批交子,就算不想拿著,去和女真商人交易,買點女真貨也不錯。

特別是那些原本就給市易司供貨的商人,對他們而言那政策就更有吸引力了,畢竟他們只要把手下的一些作坊分出去就可以拿到好處。

甚至還有一些商人盤算著要不要多開一些作坊,因為給市易司的供貨量越多,拿到的免稅額度也就越多。

至於要接受大乾朝廷管理,提高匠人待遇之類的小毛病,他們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畢竟他們當商人的時候,也是要老老實實聽官府話的,而提高匠人待遇,那也可以看成是朝廷讓他們幫忙養一批待遇好的匠人,他們拿到的利益也絕不算少。

至於王安石最擔心的,那些給市易司供貨,提高匠人待遇的商人被其他商人集體擠兌的事並沒有發生。

這讓王安石心裡有了頗多明悟,他研究了一番後意識到,在大乾那些商人之所以沒有像女真那樣搞出什麼事端,原因有二。

一方面是大乾不是女真,那些商人對權利的滲透不夠,另一方面就是大乾那些商人中沒有一個像寧遠在女真那樣,可以將所有商人組織起來的特大商人。

想清楚這些後,王安石心裡暗下決心,絕對不能讓大乾出現上面那兩種情況。

在新政策施行一段時間後,市易司的進展很不錯,儘管他們因為要儘可能低價售賣各種貨物,還要發各類免稅額度,從以前一個賺錢的部門,變成了一個賠錢的部門。

然而所有官員都此樂見其成,原因雖然從來都沒人提出來,但彼此之間都心照不宣。

他們都清楚,交子一旦徹底取代了銅錢的地位,那大乾朝廷在擺脫了銅料限制後,也意味著朝廷將永遠都不會再缺錢用了。

當然,沒人會以為大乾可以把錢當紙印,可這錢究竟該印多少,現在的大乾官員誰也不知道,因此也有官員開始研究那些東西,想以此作為進身之階。

並且大乾朝廷為了讓普通百姓用交子用得更方便,也開始印一些小額的交子。

不過因為印小額交子是純粹的虧錢買賣,中央就把這個任務甩到了地方頭上。

為了避免地方亂來,他們在小額交子上換了一套印刷工藝,還給地方定死了印刷交子的數量。

一切看上去好像都在越變越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