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民先生無論是學識亦或者品德,都是我輩應該學習的榜樣。”湯皖繼續客套著。

喝了一杯茶後,湯皖見時間差不多了,便開始說道:

“範總長,其實此次前來,是有一事,需要你的首肯。”

“哈哈哈.....”範總長卻是哈哈大笑,直接說道:“我知道你為的什麼事情來,可是那學校的教師編制?”

“正是!”湯皖答道。

“明天開春就有十一所,在加上後面的二十所,也就是說,到明天秋天,一共建成三十一所,可對?”範總長繼續道。

“分毫不差!”湯皖肯定道。

“沒問題,這個編制給了。”範總長欣然答道。

湯皖先是舒了一口氣,這個問題總算是解決了,立刻說道:

“感謝教育部!”

“不用感謝,你湯皖之不是說過麼,教育要兩條腿走路,不能光顧著大學教育,也要顧著基礎教育,我深以為然啊!”範總長感慨道。

湯皖露出驚奇的表情,這話怎麼傳到範總長這裡了,旁邊的秋明先生立刻補上,說道:

“是我和範總長說的,對的事情,就應該讓對的人知道。”

“原來如此!”湯皖明白了,敢情秋明先生給範總長吹得“枕頭風”,遞過去一個感激的目光後,又猶豫了一番,才勉為其難道:

“不過我斗膽,能在向範總長提個建議麼?”

“皖之先生說,我洗耳恭聽!”範總長道。

“教育要兩條腿走路是不假,但是這兩條腿最好要一樣高,否則走起路來,就要一走一跛,速度走不快不說,還容易浪費時間!”湯皖說道。

“此話何意?”範總長問道。

“我看你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明擺著的麼,大學教育投入那麼多,基礎教育可是啥也沒幹。”秋明先生直接抱怨道。

範總長算是聽明白了,繼續道:

“皖之先生,可有什麼建議?”

“教育部應當把基礎教育納入教育體系,在名正言順的同時,還應做一些投入,比如對教師的工資做一些補貼。”

“可以具體的建議?”範總長深思道。

“現今大學普通教授工資是120大洋,我們基金會沒那麼富裕,所以準備一所學校暫定一位校長和一位普通教師。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一個學校的最終大概會是一名校長和十名普通教師,校長的工資暫定為30大洋一個月,普通教師為20大洋一個月,因此,希望教育部能承擔一半。”湯皖如實道。

範總長只心裡一過,就大概算出,一個月要補貼給基礎教育的錢,大概是7000多大洋,也就是差不多60多個普通大學教授的工資。

剛好與此次裁定的教授數目,節省下來的經費相差不大,不禁笑道:

“果然是來者不善啊,我這剛騰出經費,你們就立馬就查漏補缺來了!”

“這可不多啊,相比較大學教育可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而且皖之說的是三十一所學校全部招滿。現如今在才幾所啊,教育部初始補貼的,還不夠一個張之維的工資。”秋明先生立馬就解釋道。

這麼一說,範總長立馬就想明白了,這新式學堂要是全部招滿還需要好幾年。

另外,範總長本身就是支援基礎教育的,再者說了,幾年後自己還在不在位子上,都不一定。

於是,大手一揮,豪邁的說道:

“既然如此,索性送佛送到西,應了皖之先生的要求,若是將來新式學堂能多出幾個棟樑之才,也不算枉費了!”

“感謝!”湯皖立刻站起身來,作輯鞠躬道,一臉的興奮,十分確信的道:“汪總長定然會看到新式學堂教出的棟樑之材。”

“皖之的人品沒得說,他說可能,那邊真是有可能!”秋明先生適時補充道。

.........

(今天就更兩個大章了,主要是不好分章,斷斷續續,影響閱讀體驗!!)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