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陸總長率先發難(第1/2頁)
章節報錯
還沒到中午的時候,就已經有小道訊息流出來,說與曰方已經談好了,湯皖需要發道歉宣告和禁足一年的處罰,在下午的時候,雙方共同釋出了公告。
公告大致的內容為,湯皖所作的文學作品《r國威脅論》,被出售給了滬市的《新年輕》雜誌,並且在月初公開發表。
書中的相關不實內容,給了曰方造成了不良的國際影響,因此特對湯皖作出如下處罰:
“一、禁止銷售並且下半冊禁止發表。”
“二、湯皖要公開道歉,嚴明書中所說與事實不相符”
“三、湯皖必須監禁一年。”
原本,日置益以為公告一出,抵制曰貨行動便會停止,沒想到反而激起了民眾心中更大的不滿,而這會兒《r國威脅論》原稿還沒有傳到首都。
於是在首都的民眾裡,漸漸流傳出了一種說法就是,湯皖所作的這本書,對於曰方有著巨大威脅,很具有戰略價值,因此曰方反應才會這麼反常。
首都的民眾們不但沒有停止抵抗行動,反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各行各業都有,大家出奇的一致,不搞示威遊行,不罷工,但就是不搭理曰方人。
有曰本人來吃飯,飯店不提供;去商店買東西,店家不賣;想坐車,車伕不拉;連去菜場買菜,大媽都不賣。
在酒肆,茶樓閒聊扯淡的人,一提起曰本,紛紛怒目而視,大家心裡都憋著一口氣,憑啥要皖之先生道歉,憑啥要皖之先生坐牢一年。
“奇恥大辱啊,要皖之先生道歉就算了,竟然還要坐牢一年!”
“誰說不是呢,在自家的土地上,還要受別人的氣,屈辱!”
“誒!國力維弱,竟被欺負至此,想我堂堂華夏.....”
“皖之先生,為國為民,絕不能憑白坐牢!”
“曰方不道歉,不把皖之先生放出來,我們就抵制!堅決抵制!”
“皖之先生坐牢一日,我們就抵制一日!”
........
在民眾的潛意識裡,在家軟禁一年的概念基本和坐牢是一樣的,而湯皖便在無形的理解中,漸漸被大家理解成了民族英雄。
既然是民族英雄,自然是沒有為國家出力,而被迫坐牢的,況且在這些人中,總有一兩個,湯皖熟悉的身影,穿插於其中,帶頭喊著最響亮的口號,潛移默化的引領著輿論的方向。
於是,民眾的情緒就被帶動起來了,在民族,國家大義面前,首都民眾空前的團結一心,一定要把皖之先生就出來,而堅決抵制曰貨就成了民眾唯一可以宣洩的渠道。
最主要的是,這場抵制曰貨行動的最初,是由民眾自發進行的,沒有人組織,什麼時候能停下,全看民眾滿不滿意,就連某人也沒有辦法。
日置益那個心裡急的啊,已經有許多生活在首都的曰本人,向公使館提出了抗議,國內也發來了詢問函,言辭很是嚴肅。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目前首都的抵制曰貨行動,沒有絲毫停止的苗頭,而滬市那邊也興起了抵制曰貨行動,就怕其他地方也學著這兩個地方抵制曰貨。
日置益已經不敢想象,接下來的後果會是什麼,只不過是威脅了一下某人,和不輕不重的處理了一下湯皖,怎麼就會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以前也不是沒有這麼幹過,甚至更出格的都過,比如逼迫某人籤“二十一條”,雖說當時也興起了抵制曰貨行動,不過就是很短的時間。
“呼....”
日置益長長的嘆出一口氣,心裡想著必須要儘快解決,於是招來手下,讓他聯絡一下陸總長,需要商議一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一般來說,駐國公使有事找當前國,都是去當前國的辦事處,但是沒辦法,誰讓當前國實力不濟,所以一般有事,都是招陸總長來駐首都公館。
陸總長一聽日置益要找自己,再聯想到街上的事情,立馬就明白了日置益的用意,只是推辭說,先把手裡的事情忙完,再去。
實際上,陸總長正一個人在辦公室,翹著二郎腿,沏著一壺茶,優哉遊哉的品著茶,看著報紙呢,反正急的是曰方,關我陸某人何事?
等到日置益第二次派人去請的時候,陸總長才整理好儀容儀表,一副剛忙完事,急匆匆的樣子,就往駐曰公館趕去。
日置益極為稀罕的沏了一壺茶,專門候著,見陸總長到了,連忙請陸總長喝茶,拉家常,就等著陸總長先提到抵制曰貨行動這個話題上來,他才好順勢丟擲問題。
哪知陸總長一眼就看穿了,愣是不往這個上面扯,淨扯一些有的沒的,給日置益好一陣急,最後,實在憋不住,說道:
“陸總長,我們雙方約定已經達成,但是貴方民眾的抵制曰貨行動,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已經給我方生活在首都的曰方人,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利。”
“另外也給我國商人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損失,還希望貴方能及時介入,早日停止,恢復到以前的模樣。”
陸總長把茶杯往桌上一放,二話不說,就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裡,抽出一份檔案來,遞了過去,並且用非常正式的口吻說道:
“由於貴國的一些錯誤行徑,以及不正當的處理方法,給我國人民情感造成了巨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