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妃。”

這時,百卉掀起門簾,走了進來,恭敬地稟報道:“威遠侯今日早朝時遭彈劾,皇上命其回府自辯,配合三司會審。”

南宮玥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

在一旁伺候的百合則忍不住驚呼了一聲:“威遠侯可是為今上平過江南叛亂的有功之臣啊!”

“據說是威遠侯因為被皇上奪了軍權,困於王都方寸之地,鬱郁不得志,這才對皇上暗恨在心,勾結前朝……”百卉繼續道,“現在外面是人心惶惶,風言風語,不少人都在說這一次皇上應該是想要斬草除根,徹底了斷前朝餘孽……再這麼下去,恐怕是要重演先帝時的‘裕王之亂’!”

說到這“裕王之亂”,在大裕恐怕無人不知。

裕王,本名雷天虎,是先帝手下的一員猛將,與先帝又是對天蒙誓的結義兄弟,幾十年前,他隨著先帝南征北戰,可謂是戰功赫赫。當時,先帝曾言,有了雷天虎,他可謂是如虎添翼。後來,先帝推翻了腐朽的前朝,建立大裕王朝,封了雷天虎為裕王……

裕王的“裕”乃大裕之裕。

由此可見,當時的先帝對裕王雷天虎可以說是寵幸有加,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先帝平息了各方叛亂,坐穩了江山,人人稱頌裕王之戰功,這“裕”一字就成了先帝心中的一根刺。

先帝一招杯酒釋兵權,讓他成了閒散王爺,卻也讓裕王心生不滿,最後裕王勾結前朝慕容氏,又聯合了大半將領意圖顛覆大裕王朝,當年若非老鎮南王及時帶兵解圍,現在這大裕恐怕也不復存在了。

裕王被擒後,先帝不止是將裕王滿門盡屠,而且下了“株連十族”的狠手,連裕王的朋友門生也列作一族。

因這裕王一案,受牽累者不知凡幾,是大裕王朝建立後最血腥的一案,事後,“裕王”這兩個字便成了忌諱,先帝甚至不許史官記載。

只不過,皇帝不準正史寫,卻阻止不了野史記,更決不了悠悠眾口。

“裕王之亂”時,今上還只是太子,卻也親眼目睹了這場血腥的戰役,並在他心中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可以說,今上對於前朝餘孽的忌憚便是始於這“裕王之亂”!

而這根刺,現在正被有心人刻意利用了起來。

這個時候,不止是鎮南王府在討論裕王,王都另一邊的三皇子府亦是圍繞著這個話題。

“殿下,現在王都裡關於‘裕王之亂’的話題已經傳開了!”小勵子恭聲稟告道。

韓凌賦滿意地頷首,臉上露出一絲運籌帷幄的得意,想必很快就會有人去父皇耳邊提一提裕王了。一旦父皇認為官語白就是第二個裕王,必然不會再心慈手軟!

坐完了小月子,已經能夠下床走動的擺衣一邊親手給韓凌賦倒了杯熱茶,一邊觀察著他的神色,笑盈盈地道:“看來這一次安逸侯官語白是在劫難逃了!”

韓凌賦勾了勾唇角,“不錯,官語白絕對是翻不了身了。本宮同平陽侯已經商議好了,待過些日子便去向父皇請旨換人接掌理藩院,到時候,與百越的和談就會順利進行下去了。”

說著,韓凌賦的眼神有些不屑。

也不知道官語白心裡是怎麼想的,依韓凌賦所見,與百越的和談早就該乾脆利落地談下各種條款,然後了結才是了。現在這樣一直拖著,既浪費時間,又失了他們大裕泱泱大國的風度。

可偏偏父皇一直不發話,由著官語白和蕭奕兩人在那瞎折騰,以致自己也不好說什麼。

“殿下真是英明神武,算無遺漏!”擺衣笑盈盈地恭維道,把手中的熱茶奉給了韓凌賦。

她本來沒想過要牽連上官語白,不想韓凌賦竟然設下了如此周密的局,她想幫官語白都不能。畢竟,她是百越人,為了大皇子,一切都是能夠犧牲,哪怕是她的愛情。

雖然眼看著官語白身陷囹圄,她亦有些不忍,可是她也無奈,官語白的性子實在是太孤傲清高了,任自己幾番向他示好,他都是不為所動,那她也唯有徹底折斷他的翅膀,再救下他的性命……這樣,他必然再也無法無視她的存在!她要讓他依附她,仰賴她,讓他永遠乖乖地留在她的身邊!

只有這樣,她才能得到他。

她眼中閃過一抹勢在必得,但嘴角仍舊若無其事地微微翹起,掛著淡淡的淺笑。

韓凌賦輕啜一口熱茶,只覺得心情舒暢:還是擺衣聰慧識大體,若是筱兒也能……想到白慕筱,原本壯志躊躇的韓凌賦又是面色一黯。

擺衣半垂眼眸,眸中閃過一抹銳芒,然後故作遲疑地看著韓凌賦道:“殿下,擺衣有個想法,不知道當不當說……”

韓凌賦微微一笑,態度隨和地說道:“擺衣,你我有何不能說的。”

“殿下,您覺得要不要趁這個機會把那個蕭奕也扯進來?”擺衣絕美的小臉浮著笑意,眼神眼卻是透著寒意。

蕭奕帶給她的羞辱與難堪,她此生沒齒難忘。

大裕有一句古語:“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看來不需要十年,自己就能讓蕭奕死無葬身之地!

擺衣捋了捋衣袖,柔聲道:“殿下,若是鎮南王勾結前朝餘孽……”一旦鎮南王被安上了勾結前朝的罪名,那鎮南王世子蕭奕就休想要置身事外!

“此計不可行。”誰想韓凌賦搖了搖頭,解釋道,“當年,前朝皇帝慕容桀被逼宮自盡後,還是有一部分前朝餘孽一路南下,在江南臨安扶了偽帝登基。後來,就是老鎮南王率領大軍攻打的臨安,親手割下了那偽帝的頭顱獻給了皇祖父。經此後,那些前朝餘孽同鎮南王府誓成水火,若說他們互相勾結,恐怕父皇是不會相信的,弄不好,還會弄巧成拙,壞了我們這次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