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揭穿(第2/4頁)
章節報錯
只是,白慕筱又是如何得到那些風格各異的詩作,而且每一首都足以流芳百世……
原玉怡拉了拉南宮玥的袖子,用眼神問:玥兒,你這個表妹今日是怎麼了?她不是每次情況越緊迫就越是有驚人之作嗎?
南宮玥但笑不語。
時間還在一點點地過去,白慕筱渾身僵硬得如同木偶一般,她知道她必須寫點什麼,否則只會更惹人疑心。
她深吸一口氣,終於還是咬牙拿起了一邊的狼毫筆,沾了沾墨動筆了。
見她似乎思路已定,眾人都是表情一鬆,心裡覺得大概只是突然換了平仄,才讓白慕筱一時轉換不過彎來。
白慕筱一筆一劃地寫著,從未覺得書寫竟是如此艱難的一件事。
書法乃是書者的心境和心語。
她心中的煩躁在那一筆一劃一撇一捺中表露了出來。
待她費勁全力,終於收筆之後,一旁服侍的宮人立刻殷勤地幫她吹乾了墨跡,然後執起白紙誦讀了起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同於前面的《靜夜思》開篇極為平淡,這兩句卻是令在場所有的人眼前一亮,“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把青天當做友人,把酒相問,實在是豪放不凡,這開篇已經是傳世佳句,實在不像是一個纖弱的小女子所做。
宮人繼續念著:“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這時,全場已經再次寂靜無聲,眾人都沉浸其中,不少喜愛詩詞的大臣已經陶醉地閉目,隨著宮人的吟誦搖頭晃腦起來。
直到宮人念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立刻有人露出了怪異之色,這兩句還是佳句,只是好像有哪兒不對勁……
這念詞的宮人如何懂平仄之道,根本不明白哪裡不對,繼續朗朗誦讀起下闕來:“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騷動又漸漸平息了,因為除卻上闕尾句的平仄出了錯,下闕又是絕妙無比。尤其是那三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令聞者都感同身受,彷彿想起與親人友人的別離之痛,卻又心生一絲希望,畢竟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
就在眾人的聲聲感慨中,宮人終於唸完了最後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滿堂譁然!
若這是一首《水調歌頭》,絕對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佳作,從佈局到設景到用詞,優點數之不盡,全篇皆是佳句,隨意挑出任何一句都讓人覺得意味深長,情韻兼勝。
可問題是——
文不對題!
白慕筱所做的詞還是按照《水調歌頭》原來的平仄,無論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還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依循的都是原本《水調歌頭》的平仄:“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而非新的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如同做文章,哪怕文章再好,立意再高,詞句再優美,一旦文不對題,便是下下等。
白慕筱這一首格式平仄錯了,若是考試或者比賽,便會率先被劃去資格。
皇帝的臉色不太好看,久久沒有說話。本來中秋佳節中出這一首《明月幾時有》乃是多好的一宗佳話,偏偏白慕筱卻偏偏出了紕漏。
這白慕筱怎麼會連平仄都會搞錯?
陳大學士感慨地說道:“瑕不掩瑜。這一首《水調歌頭》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
“不錯。”另一個大臣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若是為了平仄改了詞句,恐怕未必有如此精妙。”大臣不由心想:莫非白慕筱之前久久不肯動筆,是為此糾結?
“即便是佳作,可是這平仄錯了就是大錯特錯!”又是一人出聲道。這一人卻是目露質疑地打量著白慕筱,這女子能寫出如此一句句佳句,難道真的想不出別的詩句來應對新的平仄?
總覺得有些怪異啊!
眾人各抒己見,討論越來越激烈。
後方的幾位百越使臣之中,聖女擺衣若有所思地垂眸,雖然她不知道白慕筱為何會出瞭如此紕漏,在她看來,修改平仄並非難事,即便詩句會不如現在,但這整首詞句句出色,哪怕有幾句稍弱些也瑕不掩瑜,也不至於產生爭議……
若說白慕筱是大家倒也罷了,大家總有大家的心氣。可她只是一區區民女,面對皇帝若真有如此傲氣,也不至於曾經會淪落到只是一賤妾的地步。
退一步來說,就算白慕筱真捨不得這兩句佳句,也完全可以按原有平仄和新平仄寫出兩種不同的版本。而她卻沒有這麼做,難道是因為……她做不到?
或者說白慕筱雖然擅長作詩,但實際上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不擅長平仄?
擺衣微微眯眼,這個想法就讓她自己都覺得可笑,韻書乃是基礎中的基礎,凡開蒙者必會學之。一個能夠做出如此多傑作之人豈會連平仄都不擅長?
擺衣意味深長地抬眼看著白慕筱,看著她那在眾人的目光下,侷促不安的眼神。
這時,翰林院的李大人上前一步,出聲提議道:“白姑娘,姑娘這首《明月幾時有》確實是曠世之作,只是這‘文不對題’,總是讓人覺得美中不足。不如這樣,姑娘再將之修改一下?那豈不就是兩全其美了?”
李大人這個提議立刻引得眾人又是一陣交頭接耳,大多數人都覺得這個主意確實是好,連韓凌賦也是覺得雙目一亮,這可是筱兒挽回局面的大好機會啊!